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合成生物成长潜力较大,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0亿美元!

2024-05-17 08:12:16来源:制药网 阅读量:22533

分享:
导读:节后以来,合成生物概念股持续活跃,富士莱、川宁生物、溢多利、蔚蓝生物等个股近一周涨幅均在30%以上。
  节后以来,合成生物概念股持续活跃,富士莱、川宁生物、溢多利、蔚蓝生物等个股近一周涨幅均在30%以上。
 
  消息面上,5月5日,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创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借助微生物发酵生产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把成本从每公斤几万元降到每公斤几百元,实现了透明质酸大产量推广应用。此消息引发了市场对合成生物技术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为生命科学服务的新研究范式,成长潜力较大。根据《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白皮书2024》,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过去五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27%。此外,预计到2028年将成长为体量达到近500亿美元的全球型市场。
 
  政策端也给予产业大力支持。2023年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多次提及合成生物学。随后,包括北京、江苏、上海、杭州等地陆续出台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园建设、培育生物制造产业人才等措施,达到加快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等目的。
 
  今年1月份,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业内人士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接受采访时更是表示,生物经济将有望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后,未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面对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合成生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球从事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公司已多达数百家,国内也有大批公司在布局产业链。
 
  例如,嘉必优完成了以基因组装、基因编辑、多组学分析、代谢工程、底盘细胞定向进化等多个合成生物底层技术的体系搭建,打造了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制造全技术链。
 
  富祥药业称,公司医药产品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较多生物发酵制品,为完善公司“起始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的产业布局,公司自建有多功能合成生物-生物发酵产线,同时积累了深厚的生物发酵技术经验。2023年,公司与客户就合成生物领域的微生物蛋白项目达成合作,并成功实现了吨级产品产业化。目前,接到微生物蛋白产品订单1200吨,正在按计划生产和交付中。
 
  圣达生物表示,公司的合成生物学平台目前拥有的为菌株构建、高通量筛选、检测及发酵平台。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共同研发的“重大维生素产品全生物合成技术和绿色制造示范”项目,旨在解决传统D-生物素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化学品和高危险程度的问题,目前已通过小试验证及发酵工艺优化。
 
  中信证券表示,2023年和2024一季度合成生物学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亮眼,目前行业估值明显低于近三年平均估值水平。基本面方面,相关公司新产品和新产能逐步落地,未来收入和利润有望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估值方面,随着后续重磅政策催化,板块估值水平有望持续修复。当前生物制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拓展和落地能力,看好具备成功案例、头部地位、优品储备以及下游需求景气的标的。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合成生物概念再次大涨,这只医药股录得7天4板! 2024-05-17 09:07:59
5月13日早盘,合成生物概念再次大涨,个股来看,新天地20%涨停,鲁抗医药7天4板,富士莱、拓新药业、莱茵生物等纷纷跟涨。
第六届国际增材制造与生物制造会议(ICAM-BM202 2024-04-08 10:24:32
第六届国际增材制造与生物制造会议汇集了增材制造与生物制造领域的国内外众多学者专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和产品展示。
9大重点领域!上海未来产业试验场“揭榜挂帅”申报 2024-03-12 10:08:46
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任务,鼓励企业、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用户单位等以联合体方式申报,发掘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