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耐腐蚀热水潜水泵_优质高温水泵

参考价 ¥ 5999
订货量 ≥1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天津奥特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 品       牌
  • 型       号QJR
  • 所  在  地天津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9/9/19 10:53:47
  • 访问次数463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企业介绍:

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5008万,是一家集潜水泵、ESP电潜泵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制造型生产供应商。公司坐落于临海城市天津,厂区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津南双桥河开发区内,紧邻多条高速公路,交通物流运输条件便利。

  组织结构:

 我公司具有自主研发技术部、生产制造部、国内市场拓展销售部、市场销售部、售后服务部、后勤保障部等多部门。并随着公司发展规划纲要及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始终保持公司发展的原动力,适应市场变化。

   主营产品:

   高压矿用潜水泵(ZPQK、SXQK、QKS)、ESP电潜泵、QYDB潜油电泵、QJR热水潜水泵、QJW卧式潜水泵、QJX下吸式潜水泵、QJ大流量深井潜水泵、QHB不锈钢潜海水泵、QZB潜水轴流泵、QLX潜水螺旋离心泵、WQ潜水污水泵、小型潜水电泵、YQS充水式单相异步潜水电机、高压潜水电机(3KV、6KV、10KV)、潜水泵配套控制设备及安装附件等。

   企业理念: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珍惜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在水工业领域不断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

 

卧式潜水泵,大流量深井泵,大功率热水泵,潜水轴流泵,不锈钢潜水泵,潜油电泵,污水泵
想要热水泵的使用省心又省力,需要具有耐腐蚀的产品,快来津奥特咨询了解吧,津奥特厂家多年来一直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优质水泵,是您的放心之选。
耐腐蚀热水潜水泵_优质高温水泵 产品信息
想要热水泵的使用省心又省力,需要具有耐腐蚀的产品,快来津奥特咨询了解吧,津奥特厂家多年来一直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优质水泵,是您的放心之选。一、热水泵电机参数执行标准GB/T2818-2002,电机为水润滑结构,使用时电机腔内必须注满清水,标准引缆出厂长度为3米:客户如有特殊要求可以加长,由于不锈钢导磁性较差所以工作温度要略高于普通电机。二、热水泵材质潜水泵分几种材质,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如果用在海水或腐蚀性较强的介质就要选择奥氏体不锈钢316、或316L、或锡青铜等材质。如果介质腐蚀处于中等水平,那就要选择奥氏体不锈钢304,等材质。三、热水泵工作原理: 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 1.电泵在使用前,应用兆欧表检查电机绝缘电阻,其值不能小于5兆欧。检查方法是将兆欧表上的一个接线柱接在电泵电缆线上,另一接线柱接在电机外壳上,摇动兆欧表,观察绝缘电阻值。 2.检查潜水电缆有地开裂、擦伤等现象,如有损坏应及时调换,以防漏电。 3.水浸电机应打开灌水螺栓,灌满洁净的清水后拧紧螺栓,再潜入水中。油浸电机如发现漏油,应更换密封元件后再潜入水中。 4.电泵潜入水中前,应向泵内灌满清水,空转1-2秒钟,并启动2次,检查空转和启动是否正常。如果转向相反,将两相接线调换后即可。 5.检查扬水管有无裂纹,连接是否牢固。 6.电泵在潜入水中或吊起时,不得拉动电缆,以免电缆损坏或接头处断开。 7.电源电压应控制在不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如果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损坏电机。 8.电泵潜入水中应垂直,不得斜放。 9.电泵不得输送含沙量较多的水或泥浆。水浸电机应经常清理电机腔内的沙粒,更换电机腔内的清水。 10.泵实际扬程应在0.8-1倍额定扬程内。这样可提高电泵工作效率,节电,避免电机超负荷作业,延长使用寿命。 11.电泵用后,应清洗干净,在金属表面涂油防锈,并竖直放在干燥处保管。水浸电机还应放净电机内的清水。。津奥特全体员工随时欢迎您的到来,您有满意的选购就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让我们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吧,如有意向欢迎随时电联咨询。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耐腐蚀热水潜水泵_优质高温水泵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