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 $item.Title

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潍坊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潍坊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9/10/27 18:46:21
  • 访问次数499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潍坊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本市*,专业从事水的消毒无害化处理以及环保设备的研究,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产品技术*,品质优良。

  公司专门从事加药装置,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生产与应用,现有产品形成了以低温反应,高温反应,半自动化控制,全自动化控制,梯度式复合反应与应用,高压直供等6大系列90余个规格产品,并开展水处理工程项目的承接建设及相关水处理设备经营业务。

  公司产品用户普遍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再全国多个城市设有代理商,建立了庞大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网络。

  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吸纳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产品的研发设计,自动化技术的配套与应用,经营管理到产品售前。售后各个环节聚焦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及时为客户提供*的优质服务。公司在医院,食品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电厂小区供水等各种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政府行业部门对我公司产品给与肯定认可。

加药装置,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生产与应用
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思源环保二氧化氯发生器厂家介绍
针对自来水厂净水工艺特点和消毒技术现状,思源环保现就二氧化氯应用于自来水水厂自来水消毒的使用条件、投加方式、安全控制、设备选型、投加浓度等工艺参数进行简要介绍及分析,对二氧化氯的消毒成本也进行了估算,以下仅供参考。
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产品信息

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思源环保二氧化氯发生器厂家介绍

开机前查看化盐阀,碱室,出药阀,流量调节阀,后面反应箱放空阀是否关到位!

  1、化盐水配置:

打开动力水源阀门,然后在盐水箱中加入固体食盐30-40KG,待液位满时打开盐水进水阀门,使其盐室内加满清水,将碱室补水阀打开,将碱室加满清水。

2、启动整流控制柜:

将电解管内注满稀盐水后,将设备控制按钮启动,观察整流柜的运行情况,将电压及电流缓慢调节至设备说明书中所需电压电流值,根据盐水浓度,可以适当调节降至省电功率(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整流柜的电流值的大小)。

3、压力水的调节:

   当设备正常工作时,压力水压力不得小于0.15Mpa,通过压力水大小计量,添加到所需消毒水体中,根据水质及水中余氯的大小,从而使水体得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4、设备的清洗:

   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水中含有Ca+离子,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结垢现象,应在实践运用中将反应管进行反冲洗及酸洗处理,使设备达到使用效果。

5、自动控制柜的使用:

   二氧化氯储液箱带有高温保护功能,当溶液温度达到高位后,控制柜会自动控制电解电源的工作,保护电极板的使用寿命。设备停机时,请将各按钮打至关闭状态。

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思源环保二氧化氯发生器厂家介绍

1、设备应布置于整洁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电控柜与设备之间的距离应以500mm为宜。

2、设备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及地漏装置,室内温度保持在5-40℃,冬季注意保温。

3、二氧化氯发生器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严禁冲击、敲打、注意保护电极管的阳极涂层,不要碰伤。

4、设备运行期间,保持排氢口畅通,及时排到室外进行稀释,严禁阻断排氢口。

5、设备运行时动力水源压力不得小于0.2Mpa,当设备压力小时,应关闭设备运行。

6、使用过程中严禁将整流控制柜的“+”和“-”调换,这样会降低电解管的使用寿命。

7、当电解效率降低时,应当将电解管进行反冲洗,这样会增大电解效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8、当电解管内没有稀盐水时,严禁开启整流电解电源。

、思源环保二氧化氯发生器厂家介绍

1.二氧化氯发生器是自动控制运行的真空投加系统,操作安全可靠。
2.发生系统氯酸钠转换率在85%以上。
3.控制系统采用微电脑控制,可实现自动恒温控制,缺料、欠压、保护功能。
4.设备布置工艺合理,管路、管件、阀门等配件布置美观大方,单元为所有部件在本公司装配固定好,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遗失、损坏。
5.框架内所有结构、材质,都能满足当地环境的防腐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选用优质产品。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