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混合离子交换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洛阳水之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洛阳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9/11/9 19:35:11
  • 访问次数371
产品标签:

混合离子交换器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洛阳水之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水回用,软化水、纯净水等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并提供环保设备成套供应;污水处理工程总包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调试及托管运营。

 

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本厂生产的混合离子交换器分体内再生式、阴树脂移外再生式及树脂全移外再生式三个品种。其设备规范相同,接管方式不同其中。阴树脂移外再生式需配套阴树脂再生器,树脂全移外再生式需配套阳树脂再生器及阴树脂再生兼分离器。
混合离子交换器 产品信息

一、产品简述

  阳、阴两种离子交换树脂,互相充分地混合在一个离子交换器内,同时进行阳、阴离子交换的设备。简称混床。所谓混床,就是把一定比例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填于同一交换装置中,对流体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脱除。由于阳树脂的比重比阴树脂大,所以在混床内阴树脂在上阳树脂在下。一般阳、阴树脂装填的比例为1:2,也有装填比例为1:1.5的,可按不同树脂酌情考虑选择。混床也分为体内同步再生式混床和体外再生式混床。同步再生式混床在运行及整个再生过程均在混床内进行,再生时树脂不移出设备以外,且阳、阴树脂同时再生,因此所需附属设备少,操作简便。

  本厂生产的混合离子交换器分体内再生式、阴树脂移外再生式及树脂全移外再生式三个品种。其设备规范相同,接管方式不同其中。阴树脂移外再生式需配套阴树脂再生器,树脂全移外再生式需配套阳树脂再生器及阴树脂再生兼分离器。

二、工作原理

  混合床离子交换法,就是把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放置在同一个交换器中,在运行前将它们均匀混合,所以可看着是由无数阴、阳交换树脂交错排列的多级式复床,水中所含盐类的阴、阳离子通过该项交换器,则被树脂交换,而得到高度纯水。在混合床中,由于阴、阳树脂是相互混匀的,所以其阴、阳离子交换反应几乎同时进行,或者说,水的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是多次交错进行的,经H型交换所产生的H和经过OH型交换所产生的OH-都不能积累起来,基本上消除反离子的影响,交换进行得比较*。由于进入混合床的初级纯水质较好,交换器的负载较轻,树脂的交换能力很长时间才被子耗竭。本混合床采用体内再生法,再生时首先利用两种树脂的比重不同,用反洗使用权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阳树脂沉积在下,阴树脂浮在上面,然后阳树脂用盐酸(或硫酸)再生,阴树脂用烧碱再生。

三、结构简述

  1、再生装置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碱液在高于阴离子交换树脂面300毫米处母管进液Φ400、500、600采用单母管进液,Φ800、2500采用双母管进液,管上小孔布液,管外采用塑料窗纱60目尼龙网布包覆。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酸性由底部排水装置的多孔板上排水帽进入。

  2、中排装置中排装置设置在阴、阳树脂的分界面上,用于再生排泄酸、碱还原液和冲洗型,型式分为双母管或支母管式,管子小孔外包覆塑料窗纱及60目尼龙网各一层。

  3、排水装置采用多孔板上装设PB2-500型叠片式排水帽,或宝塔式ABS型排水帽,多孔板材质按设备规格不同而异。(Φ400、500、600型采用硬聚氯乙烯多孔,Φ800、2500型采用钢衬胶多孔板)。

  4、进水、出水管径按管道内工质流速为1.5米/秒。

  5、树脂的反洗膨胀率:由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反洗膨胀率各不相同,结合实际运行的经验,采用反洗膨胀率为100,在阴阳树脂分界面处,树脂表面层及zui大反洗膨胀高度处各设视镜一个,用以观察树脂表面以及反洗树脂的情况。

  6、树脂的输送:树脂的输入和卸出均考虑采用水力输送,筒体上部设树脂输入口,在简体下部近多孔板处设树脂卸出口。

四、优点

   1.出水水质优良,出水pH值接近中性。

   2.出水水质稳定,短时间运行条件变化(如进水水质或组分、运行流速等)对混床出水水质影响不大。

   3.间断运行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小,恢复到停运前水质所需的时间比较短。

   混床设备比较好用一点的还是有机玻璃柱的那种,因为分层的时候比较容易看得清楚。

   操作起来,再生效果好。以前我用的那种A3钢的,有个视孔,操作起来真的好麻烦,分层都看不到。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混合离子交换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