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刘 :
同号 :
潍坊万胜环保设备 因为专业值得信赖
防疫站医疗废水处理设备流程分析
医院污水来源
医院污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医疗过程污水、制剂污水和实验室污水。工程设计规模为100吨/天。医院排出的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与一般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
医院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根据对污水水质的分析及出水要求,经对同类行业污水处理经验和多种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污水处理站建成后以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消毒为主体工艺,出水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要求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
医院污水经管网收集,经格栅拦截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及其他油脂杂质,而后污水进入调节池内,污水在调节池内调节水量、调匀水质,防止因水质水量变化太大,而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调节池池底设置穿孔曝气管曝气搅拌以均匀水质,曝气管曝气形成了一个兼性生化池,具有初步降解水中的CODcr和BOD5的功能。然后经提升泵提升进入进入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内,首先经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内挂有生化填料,通过吸附在填料上的兼氧细菌的吸附水解作用,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提高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然后再进入接触氧化池,在鼓风机曝气状态下,池内微生物通过好氧作用将水中污染物质分解消化,将有机物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使水质得到净化。经接触氧化处理后,含微生物悬浮颗粒的医院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降下来的污泥由污泥泵回流至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出来的。清水进入消毒池,投加由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ClO2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残留于水中的其它污染物进一步氧化分解,经消毒后的污水排至市政管网,实现达标排放
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有机物含量较高,若不经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二次污染。由于系统产生污泥量比较少,定期对多余污泥进行抽排。
一、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概述
医院废水处理装置采用*的生物处理工艺,在总结国内外生活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设计出一种可地埋设备的成套污水处理设备,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省、自动化运行、维护操作方便、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不需采暖保温的优点。地面之上可种花种草,不影响周围环境。
防疫站医疗废水处理设备流程分析
二、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原理
此装置一般埋设于地表之下,运用二次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它处理的效果超越全混合生物氧化池,对水质的适应性强度高,保证了水处理的稳定性。该设备在池中采用了新型强效弹性立体填料,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有强效的去除功能。该设备通过氧化处理之后,产生的污泥量较少,仅需90天排放一次即可。为了避免放生病菌滋生、传播的现象发生,必须对水质进行深度消毒处理。目前应用zui多的消毒工艺有: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医院需根据污水水质特点及排放量进行选择。
三、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特点
1、改设备埋于地下地表面积可以作为绿化用地,节省占地面积。
2、污水一体化设备采用耐腐蚀、抗氧化材质制成,使用寿命长,节省运行费用。
3、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结合层层过滤、消毒设备,污水处理效果佳,解决病菌传播困扰。
4、此装置脱臭效果好、产生的污泥量小,不会给环境造成其他污染危害。
5、全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损坏报警系统,无需人工看管,节省劳动力的投入。
四、污水处理设备标准
医院、工厂、乡镇、社区污水处理与消毒后,应达到下列标准:
(1)连续三次各取样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
(2)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500个。
(3)当采用氯化法消毒时,接触时间和接触池出水中的余氯含量,应符合表2-02的要求。
(4)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污泥排放时应达到下列标准:
(5)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二、粪大肠菌值不小于10-2,三每10克污泥(原检样中),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
(6)当污泥采用高温堆肥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堆肥的温度必须大于50摄氏度,并应持续5天以上。
(7)无上、下水道设备或集中式污水处理机构的医院,对有传染病的粪便,必须进行单独消毒或其它无害化处理。第2.0.6条医院污水处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质或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五、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新标准
1、新标准对医院产生的污水、废气和污泥进行了全面控制,在强调对含病原体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安全。
2、在生物指标上,新标准对排入下水道与排入水体的医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标准严格区分医院性质,同时根据污水去向分为两个等级,并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提出严格的控制各级指标。
3、新标准考虑了消毒效果和生态安全性问题,针对不同性质医院及污水去向对消毒时间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确规定,严格了余氯标准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