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包衣机2型
乌斯特教授发明的“Wurster bottom spray”是工业化包衣的一大革命,流化床包衣机主要应用于小颗粒的包衣,如粉末包衣、颗粒包衣、小丸包衣。(因为颗粒在流化床内运动剧烈高度分散,所以特别适用于小颗粒的包衣,也正因为如此流化床包衣机一般不用于片剂的包衣,素片在流化床内剧烈运动容易破碎和磨损)。
流化床包衣机通过在料斗内增设一个上下两端开口的隔圈以及与之对应的具有不同开孔率的筛板,以控制物料运动形成有序的流化状态。喷液通过安装于筛板中心的气动喷嘴加入到系统中,枪头向上,自下而上喷液,其方向与物料运动方向相同。隔圈与筛板之间有一定距,以保证物料能顺畅地从隔圈外流向隔圈内,形成循环往复的流动状态。
在底喷装置中,颗粒的流化状态非常有规则,颗粒经过喷射液雾时间间隔很有规律,包衣液喷射在喷嘴附近运动有序的粒子表面,液雾的铺展也很均一,形成的衣膜厚薄均匀,没有孔隙,不会象顶喷中那样,由于运动无序而造成衣膜性能不佳。
多层流化床
该种流化床包含2个或2个以上叠放的流化床(图15一18),上层(返混式活塞流)用作预干燥器、下层(活塞流)是终干燥器,干燥气体与固体物料逆流通过,离开下层的气体(有一定的温度)将热传递给上层,且每层皆设有浸没加热面,这种设计产生低的气体通量和较高热效率。
流化床作为干燥物料的主要装置分开启式和封闭循环式,见图15—19。
二、流化床雾化操作系统及包衣方式 较早开发的流化床仅仅用于湿物料的干燥和混合,无喷雾装置,随着喷雾干燥技术和新制剂及新剂型的不断发展,在流化床内设置喷雾构件后,使制粒、制微丸、包衣工序和干燥工序在流化床中一次完成,图15—20为典型的流化床喷雾制粒、丸装置。流化床包衣机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