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设备

参考价 ¥ 200
订货量 ≥1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安阳晶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安阳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20/5/2 20:44:39
  • 访问次数1313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安阳晶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阳市高新区,主要从事亚临界萃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我国早研究和转让亚临界萃取成套设备的公司。

自1997年以来,先后在天然色素、微生物油、特种食用油、中药提取、植物蛋白等行业承建近百套亚临界萃取生产线。对亚临界萃取工程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有更加节约成本的工艺和设备,能做到物尽其用,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公司亚临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研发人员17人,拥有一套完整的、更加*的亚临界萃取生产线和实验设备,可满足不同物料不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为客户来料实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本着“以科技求创新,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浓缩植物精华,奉献绿色健康”。真诚以“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快捷周到的服务”与各界同仁志士鼎力合作,将亚临界萃取设备推向新的应用领域。

我们秉承“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给我们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

植物油精炼设备,月见草子油提取设备,亚麻籽油精炼设备,鲜姜油提取设备,微生物油精炼设备,牡丹籽油精炼设备,芥末精油设备,花椒油提取设备,核桃毛油过滤,核桃低温压榨设备,DHA油提取设备,植物提取设备,沙棘黄酮浓缩设备,葡萄籽预处理设备,葡萄多酚提取设备,葡萄多酚精制设备,牡丹籽预处理设备,六号浸出设备,辣椒颗粒成套设备,辣椒粉碎造粒设备,厚朴酚精制设备,栀子黄提取设备,叶黄素造粒设备,叶黄素结晶粉未设备,虾青素萃取设备,天然色素设备,色素浓缩设备,辣椒色素浸出设备,辣椒色素分离设备,姜黄色素浓缩设备。
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设备小米糠油中富含*、*、*、角鲨烯等天然植物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血液*、治疗神经失衡和更年期障碍以及抗癌等多种功效。小米糠油一种高营养价值、高附加值的特种植物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设备 产品信息

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设备

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设备价格;小米糠是我国的一种大宗农副产品,资源极其丰富。米糠中含油比例高达15%~22%。研究表明,小米糠油的脂肪酸组成适当,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脂肪酸摄人比例。另外,米糠油中富含*、*、*、角鲨烯等天然植物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血液*、治疗神经失衡和更年期障碍以及抗癌等多种功效。小米糠油一种高营养价值、高附加值的特种植物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小米糠油提取方法有压榨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亚临界低温萃取法。压榨法出油率较低,杂质含量高,且在挤压过程中形成高温,破坏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及甾醇等活性物质; 普通的有机溶剂提取法生产时采用高温脱溶,破坏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使油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小米糠油,该工艺操作压力较高( 25 ~ 30 MPa) ,设备规模小、投资大,生产成本太高,导致油的成本无法被市场认可。

安阳晶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低温萃取技术提取小米糠油,弥补了以上生产工艺的不足。低温萃取技术主要溶剂为丁烷 ,是食品加工业一项新的萃取技术,具有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气态,容易挥发的特点。用低温萃取米糠油就是利用其特性,从原料中萃取、分离小米糠油。采用国内*的工艺技术挖掘农产品的内在价值,走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发展之路,针对小米糠油的提取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采用正丁烷低温萃取技术,解决了天然产物萃取过程的热敏性问题,实现了天然产物提取的规模化生产。通过该技术,可以将小米糠深加工,提取小米糠油、多糖等,为小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米糠油加工工艺
小米糠→除杂→造粒→低温萃取→ 毛油→ 精炼→成品油

正丁烷低温萃取工艺
正丁烷溶剂是从液化石油气中提纯而来的,其主要成分为正丁烷,沸点均在0℃以下,正丁烷的沸点为-0.5℃,萃取过程是在一定压力( 0. 1 ~ 0. 6MPa 状态为液体) 和室温下进行的,实现了油料的低温萃取。萃取粕和毛油中的溶剂在低温、真空状态下脱除,溶剂液化后循环使用。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设备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