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不锈钢切断阀@QDY421F不锈钢液动式切断阀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上兆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0/5/16 9:46:39
  • 访问次数270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上兆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并具有创新经营理念的高标准新兴企业。公司拥有*的管理机制和优秀的专业技术队伍。用科学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用精密设备提高产品质量,用环保新思维促进可持续发展,产品结构*,技术*,按标准分部标、国标、美标、日标、德标等。所有阀门入库前均经严格检测,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目前公司主导产品有闸阀(电动闸阀、气动闸阀、手动闸阀)、截止阀(电动截止阀、气动截止阀、手动截止阀)、切断阀(煤气紧急切断阀、气动紧急切断阀、燃气紧急切断阀)、燃气阀(燃气*截止阀、燃气止回阀、燃气*球阀)、球阀(电动球阀、气动球阀、手动球阀)、蝶阀(电动蝶阀、气动蝶阀、手动蝶阀)、止回阀、旋塞阀(电动旋塞阀、手动旋塞阀、气动旋塞阀)、柱塞阀、调节阀(自立式调节阀、自力式压力调节阀、自力式流量调节阀、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单座调节阀、双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安全阀、水力控制阀(流量水力控制阀、压力水力控制阀)、节流阀、疏水阀、过滤器等等十几个品种,两千多个规格,采用的材料有铸铁、碳素钢、合金钢、耐热钢、不锈钢;使用温度-200°C~ 800℃,压力范围0.6Mpa~40Mpa,磅级150LB~1000LB,公称通径为DN3~2600mm,操作方式有手动、齿轮传动、电动、气动、液压传动、自动等驱动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力、冶金、国防科技、矿山、船舶、食品、医药、供水、暖通、城建等重要领域。
  
  上海上兆阀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秉承“信誉*,质量*”的经营理念,争创阀门市场*品牌,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公司将不断求索,愿与所有的伙伴一路同行,一同成就未来,共建伟业!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阀门产品和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
液动紧急切断阀,气动紧急切断阀,电磁动紧急切断阀,燃气紧急切断阀,手摇油泵,车用紧急切断阀
不锈钢切断阀@QDY421F不锈钢液动式切断阀,当管道发生泄漏甚至起火时,用手摇油泵卸压实现远距离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或外界环境高温使内结构易熔合金熔化,切断阀油缸自动卸压,阀门迅速关闭而止漏,操纵快捷简便。
不锈钢切断阀@QDY421F不锈钢液动式切断阀 产品信息

不锈钢切断阀@QDY421F不锈钢液动式切断阀

液动紧急切断阀特点:
液动紧急切断阀适用于燃气、氨气、气体储罐站管道上,起安全保护作用,当管道发生泄漏甚至起火时,用手摇油泵卸压实现远距离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或外界环境高温使内结构易熔合金熔化,切断阀油缸自动卸压,阀门迅速关闭而止漏,操纵快捷简便。

液动紧急切断阀参数:
压力等级: 20K 4.0MPa
油缸工作压力: ≤6.0.Mpa
使用温度: -40~+80℃
油缸使用介质: 混合锭子油 ,变压器油
使用介质:天然气,液化气,液氨 ,气体
熔闭时间 ±70℃
关闭时间: ≤10秒
油缸开启压力: ≥2.0MPa
密封圈,O型圈:聚四氟乙烯,丁晴橡胶
阀体:铸刚,不锈钢。304,316,316L
弹簧: 50CrVA(弹簧钢)
油缸, 活塞 :铬不锈钢

使用注意事项:
一、液动紧急切断阀压力标准为20k 4.0MPa,油缸的日常工作压力,不得高于6.0MPa,但须高于2.0 MPa,保证油缸的正常工作。
二、为了使油泵的使用寿命加长,防止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油路膨涨,损坏紧急切断阀及手动油泵,冲击压力表,必须按时对设备进行巡检。
巡检频率:每小时对压力、温度及相关设备运行情况巡检一次。
三、正常工作时将油泵泄压阀关闭;在遇到紧急情况须将紧急切断阀关闭时,打开泄压阀即可。
四、油压紧急切断阀采用止回阀原理,只能单想截断,安装时必须注意阀门标志,将要保护的一端作为阀门入口。安装方向:高进低出
五、订货须注明法兰密封面形式,压力等级及连接标准。

电磁动切断阀 不锈钢气动紧急切断阀 不锈钢液动紧急切断阀 手动气动紧急切断阀 手动液动紧急切断阀 电磁动紧急切断阀 氨用电磁动紧急切断阀 氨用切断阀 氨气紧急切断阀 氧气切断阀 车用切断阀 手摇油泵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不锈钢切断阀@QDY421F不锈钢液动式切断阀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