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海绵泡沫塑料落球回弹测试仪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冠测精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PMLQ-400
  • 所  在  地北京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0/7/31 9:14:35
  • 访问次数274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一、适用范围及功能

主要适用于固体绝缘材料(如:塑料、橡胶、薄膜、树脂、云母、陶瓷、玻璃、绝缘漆等介质)在工频电压或直流电压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时间的测试。

    本仪器由电脑控制,我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压击穿控制软件系统功能完善,可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二、软件功能:

    01、软件平台:WINDOWS窗口操作平台,界面直观,便于操作

02、曲线显示: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动态显示试验曲线

03、数据导出:可以对试验结果导入EXCEL表格

04、实验报告:可以人为设置报告名称,并对实验报告进行打印

05、试验方式:可以根据需求对直流试验和交流试验进行灵活选择

06、试验方法: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击穿电压、耐压试验、梯度试验

07、参数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验方式及试验方法灵活设置所需的不同参数值

08、试样设置:可对不同标准的试样参数灵活设置

09、人员管理:设置用户名及密码,不同的操作员登入进行不同的试验,互不影响

10、标准选择:含有不同标准,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11、连续操作:连续操作试验时,可直接在软件里选择电机复位,进行二次试验

三、技术要求:

01、输入电压: 交流 220 V
02、输出电压: 交流 0--100 KV ;
               直流 0—100 KV
03、电器容量: 5KVA
04、高压分级: 0--5KV; 0-10KV; 0--20KV;0--50KV 0-100KV
05、升压速率: 100 V/S 200 V/S 500 V/S 1000 V/S 2500 V/S  5000 V/S

                 (备注: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定不同的升压速率)

06、试验方式:
           直流试验:1、匀速升压  2、梯度升压 3、耐压试验
           交流试验:1、匀速升压 2、梯度升压 3、耐压试验
07、安装灵敏度较高的过电流保护装置保证试样击穿时在0.1S内切断电源
08、采用*的无触点原件匀速调压方式。
09、支持短时间内短路试验要求。
10、一次试验可以同时做3-5个试样

11、电压试验精度: ≤ 2%
12、试验电压连续可调: 0--100 KV

13、耐压时间设定:0-6小时

     14、支持20S,60S急速升压.

关于此产品的更多详细内容,欢迎来电咨询索取!!

常规设备型号:1万伏 2万伏 5万伏 10万伏
备注: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订做不同标准的电压型号


电压击穿试验仪,电子拉力试验机
海绵泡沫塑料落球回弹测试仪
海绵泡沫塑料落球回弹测试仪 产品信息

 

海绵泡沫塑料落球回弹试验机-(液晶显示)
制造标准:(GB/T6670-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 落球法回弹性能的测定
·产品型号:PMLQ-400
·主要适用范围及功能:
    本机按照GB/T6670-2008设计制造,符合ASTM美标D3574及ISO8307测试标准.适用于测定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落球式回弹性能.本仪器通过给定直径和质量的钢球在规定高度上自由落在泡沫塑料试样上,计算钢球回弹的zui大高度与钢球落下高度比值的百分率既回弹率,以回弹率表示泡沫塑料的回弹性能。该机采用微处理器进行控制,液晶中文显示,并可打印试验数据。该机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主要技术参数及精度:
 1、钢球落下距离:    460±0.5%mm(国标)500±0.5%mm(美标)
 2、钢球直径:       ¢16±0.05 mm
 3、落球回弹率精度:  <1.5%
 4、被测试样尺寸:    100 mm(长) ×100 mm(宽) × 100mm(高)
  5、自动计算平均回弹高度
  6、自动计算平均回弹率
·主要配置:
 1、主机一套(其中包括释放机构、捕捉机构、高度调节机构)
  2、光电测距传感器一套
 3、控制箱一套(液晶中文显示)
  4、微型打印机一台(台式
        型号规格:
            海绵/泡沫塑料落球回弹试验机-液晶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海绵泡沫塑料落球回弹测试仪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