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河北久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0/12/25 11:25:51
  • 访问次数29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河北久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座落于美丽的"中国铸造之乡"-泊头,国家稀土*产业开发区,电-/177--6156--3677是集研发、设计、制作、安装大型除尘器及各种配件的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催化燃烧设备、布袋除尘器、脉冲除尘器、废气处理设备、光氧净化器、等离子净化器、活性炭吸附箱、油烟净化器、焊烟净化器、螺旋输送机、除尘布袋、除尘器配件卸料器等。也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非标设计改造。

 

河北久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电-/177--6156--3677配置了由国外引进的设备,使公司发展成为一个设备工艺精良,产品种类繁多的多元化企业。积累了各类技术人才,几十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人员活跃在生产一线,并且不断地与科研部门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将之推向市场,使“久恩”始终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本厂以诚信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我公司一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国内外

的客户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热烈欢迎中外客户来电来函洽谈业务!

公司主要生产催化燃烧设备、布袋除尘器、脉冲除尘器、废气处理设备、光氧净化器、等离子净化器、活性炭吸附箱、油烟净化器、焊烟净化器、螺旋输送机、除尘布袋、除尘器配件卸料器等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 产品信息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的阻力随滤料表面粉尘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阻力达到某一规定值时,进行清灰。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除尘器阻力的上限应维持在1400~1600Pa范围内,当超过此限定范围,应由PLC脉冲自动控制器通过定阻或定时发出指令,进行三状态清灰。后灰斗内收集的粉尘通过卸灰阀,连续排出。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工作原理

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灰斗后,由于气流断面突然扩大,气流中一部分颗料粗大的尘粒在重力和惯性力作用下沉降下来;粒度细、密度小的尘粒进入过滤室后,通过布朗扩散和筛滤等综合效应,使粉尘沉积在滤料表面,净化后的气体透过滤筒进入上箱体的净气腔并汇集至出风口排出。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的阻力随滤料表面粉尘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阻力达到某一规定值时,进行清灰。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除尘器阻力的上限应维持在1400~1600Pa范围内,当超过此限定范围,应由PLC脉冲自动控制器通过定阻或定时发出指令,进行三状态清灰。后灰斗内收集的粉尘通过卸灰阀,连续排出。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特点:

1、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采用垂直式滤筒结构,便于粉尘吸附及清灰;且由于在清灰时滤料的抖动较小,使滤筒的寿命大大高于滤袋,维修费用低。

2、采用目前上*的离线三状态(过滤、清灰、静止)清灰方式,避免了清灰时的“再吸附”现象,使清灰可靠。

3、设计有预收尘机构,不但克服了粉尘直接冲刷容易磨损滤筒的缺点,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除尘器入口处的粉尘浓度。

4、对影响主要性能的关键元件(如脉冲阀)采用耐损耗元件,其易损件膜片的使用寿命超过100万次。

5、采用分列喷吹清灰技术,一个脉冲阀可同时喷吹一列(每列滤筒数量多为12个),可大大地减少脉冲阀的数量。

6、脉冲阀三状态清灰机构采用PLC自动控制,并兼有定时或手动二种控制方式任选。

7、可根据安装空间的需要采用不同列数、行数的滤筒任意组合;单位过滤面积占用的三维空间小,可替用户节约大量空间资源,间接减少用户的一次性投资成本。

8、使用寿命长,滤筒的使用寿命可达2年,大大地减少了除尘器换滤芯的次数(传统布袋除尘器平均每6个月左右换一次),维护简单,大大降低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的选型:

1、过滤风速的确定:过滤风速是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选型的关键参数之一,应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粉尘或烟尘的性质、粒度、温度、浓度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情况下入口含尘浓度在15~30g/m3,过滤风速不应大于0.6~0.8m/min;入口含尘浓度在5~15g/m3,过滤风速不应大于0.8~1.2m/min;入口含尘浓度在≤5g/m3,过滤风速不应大于1.5~2m/min。总之在选择过滤风速时,为降低设备阻力,一般过滤风速不宜选择太大。

2、过滤材料: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所采用滤料可在定货前说明,我们将为您选择适合除尘场合的佳滤料

在找 粉末回收滤筒除尘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