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办公椅强度耐久性组合测试仪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东莞市利拓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东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8/19 17:16:47
  • 访问次数276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东莞市利拓检测仪器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享有历史文化名镇的虎门镇龙眼管理区,距离高速入口仅1.5公里,公司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材料及成品物性、力学、寿命及稳定性,环境类检测仪器集研发、生产、销售和维修一条龙的综合型企业。

  公司经过不断发展,在各位客户朋友的支持及公司全体同事的努力下,产品方面从开始的单一产品发展到多领域产品,涉及行业有:1家具检测仪器2水暖卫浴检测仪器3运动器材检测仪器4文具检测仪器5门窗五金建材检测仪器6鞋类箱包检测仪器7纺织类检测仪器8运输及纸品包装检测仪器9环境老化类检测仪器10塑料制品及橡胶检测仪器11新能源电池检测仪器12汽车配件及汽车性能检测仪器等。从只做仪器设备生产发展到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涉及的服务有:1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2实验室仪器设备购买配置/选型咨询及设备供应3实验室CNAS认证咨询辅导4实验室托管服务5实验室管理系统软件及仪器设备软件开发及应用等。

  产品广泛用于企业的实验室及检测中心,科研机构及研究所,大专院校,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家质检院等单位。

     利拓公司以《园、感恩、创新、拼搏》的企业文化为导向,坚持以《诚信、务实、双赢》的经营理念为准则,在利拓公司每一位同仁的精心耕耘下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和赞赏。
  利拓公司秉持客户为中心、科技为创新、品质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和认真务实的工作精神,一直以水准的品质要求与*同行业竞争,产品的创新能力与速度走在了行业的前沿。
  利拓公司以其高精准度及优异的软体功能成为了海内外及全国各企业及国家质检机构、高等院校的专业供应商。产品的不断创新是我们利拓人的不断追求,客户的满意是我们利拓人的目标,利拓公司将秉持以公司企业文化-园,感恩,创新,拼搏的心去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有了广大客户您的支持一起去创造属于我们共同的辉煌。

家具类检测设备,建材类检测设备,文具和运动器材类检测设备,拉力机,卫浴类检测设备,环境类检测设备等等
本机为多种测试组合仪器,用于对办公椅的强度,耐久性进行测试。多工位可同时进行不同的测试项目: 座面、椅背耐久性联合测试,座面冲击测试,座面耐久性测试,椅背静态强度测试,椅背动态耐久性测试,座 面弯曲交替耐久性测试
办公椅强度耐久性组合测试仪 产品信息

办公椅强度耐久性组合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座面、椅背耐久性联合测试:座面施加 950N,然后在 背部施加 330N 的力,以不超过 40 次/min 的频率循环 动作 200000 次; 2.座面冲击测试:质量 102kg/136kg 的砂袋从 152mm 的 高度冲击座面一次,有升降功能的椅子加做一次; 3.座面耐久性测试:质量 57kg 的砂袋从 25mm 的高度冲 击座面 100000 次后再进行座前角位测试; 4.椅背静态强度测试:以 890N / 1334N / 667N / 1112N 的力施加在椅背上并保持 1min; 5.椅背动态耐久性测试:座面放置 102kg 的重量,向背 部反复施加 445N / 334N 的力,背宽≤406mm 的测试 次数 120000 次;背宽> 406mm 的先测试 80000 次, 然后在椅背左右边各做 20000 次; 6.座面弯曲交替耐久性测试:用直径 203mm 的加载块对 座面前端两角以 10~30 次/min 的速度缓慢交替施加 734N 的力,共加载 20000 次。本测试仪采用铝型材制 作框架,造型美观大方,气动传动加载方式清洁方便 使用。 

符合标准 符合 GB/T 10357.3-2013、QB/T 2280-2016、BIFMA X5.1-2017、EN 1335:2000、等相关标准。 

产品说明 本机为多种测试组合仪器,用于对办公椅的强度,耐久性进行测试。多工位可同时进行不同的测试项目: 座面、椅背耐久性联合测试,座面冲击测试,座面耐久性测试,椅背静态强度测试,椅背动态耐久性测试,座 面弯曲交替耐久性测试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办公椅强度耐久性组合测试仪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