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CS6030巡检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沈阳凯泰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21/10/5 9:07:09
  • 访问次数307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凯泰科技成立于1988年,是凯泰集团*产业的统称。凯泰科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条码和RFID等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将其技术应用于工业、商业、金融、交通、教育、国防等领域。与美国Zebra、Motorola、NXP、Impinj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将*技术及产品应用于物流、零售业、办公自动化、各类收费系统、ID识别等领域。 
      凯泰科技沈阳公司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凯泰集团的RF生产与研发中心,凯泰科技传承了凯泰集团的*技术,专注于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射频识别设备、射频数据采集器研发和生产,是一家注册在中国沈阳的浑南*产业开发区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技术企业。凯泰科技作为东北地区RFID技术领域的企业,其主要产品和多项技术均处于*水平,拥有多项射频识别*自主知识产权。
      凯泰科技的RFID产品和系统集成方案已在票证管理、巡检管理、畜牧管理、产品防伪、汽车制造、物流管理、*安全,食品溯源等等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典型的应用有:刘德华演唱会、超女演唱会、沈阳故宫、世园会票证管理系统;中国刑警学院、沈阳市国家*的门禁管理系统;沈阳市政府、沈阳燃气、新奥燃气集团旗下20余家燃气公司、中石油的电子智能巡检系统;沈阳三菱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关键零部件识别跟踪管理;环保固体废弃物运输监管系统;沈阳师范大学等学院的学生进出管理系统;电视台的固定资产管理;哈尔滨燃气公司、长春燃气集团、沈阳自来水公司的抄表系统及*正在试点运行的动物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
      凯泰科技的管理团队是由一批年轻充满朝气的现代化、化和专业化的职业经理组成,其技术队伍是由具有十多年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条码(Barcode)领域备受瞩目。凯泰科技以“人直方大,业新先兴”的企业理念,以“志在必夺”的竞争意识,正在建设一个具有民族特色、化的百年企业。

电子标签,手持终端,rfid读写器
外型尺寸:150mm*43mm*22mm 工作频率: 工作电压:2.5-3.6V 工作温度:-30℃~80℃
CS6030巡检器 产品信息
CS6030巡检器又名:巡更仪,巡检棒等,是一款非接触感应式数据采集器,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开发的高科技产品。由于读取标示物内码时可避免接触,故记录器无接触性的损耗、寿命长。
外壳采用压模金属,坚固耐用,可以保护内部电子设备免受冲击和工作时意外损伤。没有可拆动的零件,特别适合于实际工作。 高级的全金属外壳继续秉承巡更机坚固的特点要求,读卡头采用尼龙材质,超级坚固耐用,对内部电路结构起到了特别的保护作用。而内部的电路板的安放采用胶胆设计,有独立蜂鸣器声孔。拥有128K内存使您在下一次输数据之前可收集4096条记录,识读灵敏度小于0.1秒,内置时钟可以记录每次作业时间。
CS6030系列技术参数表
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巡更仪(又名:巡检器、巡检棒等)
型号CS6030
性能参数
材质金属外壳(尼龙读头)
重量1.75盎司(195克)
尺寸150mm*43mm*22mm
内存4M Flash,掉电不丢数据
存储容量60000条数据 (标配10000条)
电池3.6伏锂电 型号:14505 容量为2000ma
电池寿命50万次连续读卡,2年以上寿命(单节),5年以上(2节)
传输USB线直传或USB座传,无线通讯或者PDA。
传输速率9600-15200
信息钮125KHz
工作温度-30度到80度
湿度95%不凝结
读卡速度小于0.03秒
系统静态功耗小于20uA
读卡功耗小于20mA
读卡距离6cm
系统正常工作电压范围2.5-3.6V
● ​采用RFID感应读卡技术;
● ​时尚外形、大方、实用;
● ​自动读卡、无需按键;
● ​读取成功时,有声光提示;
● ​数据存储满时有提示功能;
● ​金属外壳,防水、防振和防低温设计;
● ​通讯座RS232/USB通讯座或数据线直接下载;
● ​安全可靠,掉电后数据保存100年不丢失;
● ​超低功耗,低电流量;电池寿命1年以上(正常读卡每天300次)
关键词:数据采集
在找 CS6030巡检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