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武江区图书馆建设方案
武江区是韶关市辖区,常住人口约30万人。武江区是韶关市区人口集聚地,是韶关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因各种原因,武江区到目前为止没有区级图书馆,为弥补短板,在省厅、市局、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及《“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精神,韶关市武江区文化根据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国际标准,功能优先,经济适用的原则,制订了武江区图书馆建设方案。
基本情况介绍
武江区图书馆建设选址为武江区办公大楼,总计5层,每层约620平方,合计3100平方。
建设目地
按照2017年全国县级以上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国家县级二级图书馆标准进行建设。
图书馆功能建设
图书馆的空间规划包括藏书、借阅、咨询服务、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业务(采编加工)、行政办公、技术设备、后勤保障八类用房。
2、图书馆设备规划包括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外围设备,视听及音像控制设备,文献数字化加工与复制设备,图书防盗设备,文献消毒设备,流动图书车,缩微制品摄制、冲洗及阅读设备,视障和老龄阅读设备,装裱及文献修复设备,自助借还设备,书架、阅览桌椅、目录柜、出纳柜台等家具设备,其他设备等12类。
3、阅读位规划:千人阅览座席指标。
4、藏书量规划:根据当地服务人口数计算人均一册图书,2017年公布武江区常住人口数为:29.46万,武江区图书馆规化藏书量为:30万册。
图书馆设计规划
1、设计应适应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化,满足图书馆开架与闭架管理相结合、纸质图书与数字资源利用相结合、提供文献资源与提供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需求,根据其规模和功能合理设计。在外观造型、室内装修和环境设计上,注意体现文化建筑的氛围特点,讲究实用效果。
2、总平面布置必须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流线通畅,朝向和通风良好。少儿阅览区应与成人阅览区分开,并宜设置单独的出入口,有条件的,可设室外少年儿童活动场地。老龄阅览室和视障阅览室应设在一层。后勤保障用房应尽量集中布置。公共图书馆应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
3、室内环境设计、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应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规定,改善室内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构配件、装修材料和建筑设备必须选择安全、节能、环保、不损害健康的产品。
4、公共图书馆各部分的允许噪声级按《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的分区规定执行。阅览室、研究室等“静区”,应有较安静的环境,避免噪声特别是交通噪声的干扰。确实无法避免时,应从平面布置和隔声两方面采取措施。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应采取吸声、隔声及减振措施,阅览区宜采用软质材料地面、吸声顶棚、吸声墙面等有助于减低噪声的措施。
5、图书馆防水、防潮措施,书库、特藏书库和非书资料库、阅览室应根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的不同要求进行防护设计,设置必要的通风、空调、除湿设备,设空气调节和净化设施。 6、图书馆的防火遵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根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的要求确定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针对图书馆的特点设计建筑构造、配置消防设施,设置安全疏散出口。
7、图书馆室内温度、湿度设计参数、通风换气次数、送风气流速度等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的要求。
图书馆管理方案
根据中宣部、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构架和运行管理体制,武江图书馆设立法人治理结构,委托第三方机构面向社会招募专业管理及技术人才。
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广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共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等有关要求和规定,武江区图书馆日常运营及管理委托相关机构面对社会购买服务。
建设时序
计划七月初完成规划方案及资金预算审批→七月中旬EPC招投标工作(重要节点)→八月中旬设计及施工图纸审核备案→八月下旬进入项目施工阶段→十月下旬竣工验收开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