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UV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沧州迈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沧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5/5 17:43:34
  • 访问次数226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沧州迈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维修和销售集成为一体的* ,凭借在环保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成熟的技术,正在迅速崛起。在充分引进吸收*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公司已成功开发出适合国内用户的环保产品,包括有:环保净化设备、粉尘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等离子光氧一体机等系列产品,并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焊接、制药、垃圾处理、喷涂等众多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有: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等离子废气净化器、打磨除尘工作台、焊烟净化器、工业油烟净化器、活性炭废气净化器、水喷淋塔、机床油雾净化器、万向柔性吸气臂等环保产品,以产品质量和*的技术服务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公司以“安全、规范、高效、实用”为核心,一直奉行“服务为先、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和“诚信务实、高效进取”的企业精神。公司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技术、与社会同仁共同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等离子废气净化器、打磨除尘工作台、焊烟净化器、工业油烟净化器、活性炭废气净化器、水喷淋塔、机床油雾净化器、万向柔性吸气臂等环保产品
UV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安装及运行条件步骤: 紫外线灯管发射的 紫外线产生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大于恶臭气体分子的分子键结合能,才能将恶臭气体分子裂解。
UV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 产品信息

UV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安装及运行条件步骤:

1.   紫外线灯管发射的   紫外线产生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大于恶臭气体分子的分子键结合能,才能将恶臭气体分子裂解。而我公司使用的是紫外D波段的UV   紫外灯管,其波长范围是170nm-184.9nm,其对应的光子能量为704kj/mol - 647 kj/mol。

2.混合气体中需要有足够的含氧量,才能产生足够的游离态氧和臭氧与裂解后的恶臭气体分子基团结合产生   的低分子化合物。因此不适应处理浓度过高的废气,如处理废气时,应相应的补充一部分新鲜风以增加含氧量。

3.需控制好光解的进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粉尘及气体黏性物质的含量、pH等,方可较高的高净化效率。(废气温度宜为常温,不高于60℃;废气的相对湿度应低于;pH适宜的范围为7~9;预处理设备应尽量降低粉尘和其他黏性或油脂性颗粒物,一般预处理后其含量不高于10mg/m3。)

4.裂解反应时间(<0.01s),氧化反应时间需约2~3s,即废气从光解设备出来以后需2~3的氧化反应时间,即一般废气从UV光解设备出来至检测口须15米长或以上的管道。

5.配置合适功率的UV光解净化设备。

   及性能由于UV光解系统主要是靠   紫外线光去裂解废气或恶臭气体分子,设备内部主体是石英材质的UV   紫外线灯管,该灯管只是产生   量的紫外线光,是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不产生高热,   不可能产生火花,灯管接线口处也做了严格规范的密封保护,因此UV光解工艺从理论上讲是不会产生着火甚至爆炸等   事故的。而且纵观同行,也从没听说有单纯光解废气净化工艺的设备有着火类   事故的,所以请客户放心使用。

UV的工作原理:

有足够的能量来产生自由基,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由臭氧发生器作用引起的气体物化学反应是在气相中进行的电离、离解、激发、原子,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及加成反应。这个能量足以使大多数气态物中的化学键发生断裂,从而使其降解。从净化空气效率考虑,我们选择了-C波段紫外线和臭氧发生器结合电晕电流较高化装置采用脉冲电晕放吸附技术相结合的原理对气体进行,其中-C波段紫外线主要用来去除硫化氢、氨、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丙酮、尿烷、树脂、等气体及   。

在使用UV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时注意事项:

1、用户、经销商、安装人员务   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不严格按照陈述的相关步骤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

2、本产品      接地;

3、本产品要求在温度80℃以下、湿度以下使用,如果超过   要采取降温措施;

4、含尘废气需经除尘后进入本产品;

5、如净化器选用初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片,则需要定期   换。


  
关键词:臭氧发生器
在找 UV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