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1+1电口备份光纤收发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市光网通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GWT-6501
  • 所  在  地深圳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22/5/29 13:46:05
  • 访问次数318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深圳市光网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光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


。业务范围包括工业控制、安防监控、网络集成、光纤数据通信等领域。业务覆盖各大城市,产品更

远销香港、中国台湾、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

区。


公司秉承“质量*、信誉*、服务*”的企业宗旨;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为发展”的

经营理念;凭着“开拓创新、务实求真、诚信为本”的经营原则,创立服务品牌、推广Z佳产品 ,
广泛吸呐人才、精益求精。以Z快的速度传递公司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和应用的Z佳解决方案, 产
品自销售市场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广电、电信、联通、网通等数据网络运营商。

主营产品
10/100/1000M光纤收发器、单纤光纤收发器、光纤RS232/422/485转换器,光纤单/多转换器、2U
集中管理机架、多路视频光端机、多路视频音频光端机、单多路视频数据光端机、多路视频音频光端
机、光纤网卡、数据交换机、光纤连接器、光分路器、防水尾缆、光缆、光纤适配器、转换器、光缆
接头盒、光缆终端盒、光配线架、网络综合配线柜等光纤器件
10/100/1000M光纤收发器、单纤光纤收发器、光纤RS232/422/485转换器
GWT-6501是一款在点对点模式下可实现1+1冗余保护的电口备份光纤收发器,设备可以实现光口自动保护切换。
1+1电口备份光纤收发器 产品信息

GWT-6501是一款在点对点模式下可实现1+1冗余保护的电口备份光纤收发器,设备可以实现光口自动保护切换。是一款高集成度,低功耗,性能稳定,安装简便的高性价比产品,可以广泛的应用在通讯,电力和工业,金融等行业.

  • 1+1电口备份网管光纤收发器 (可远端网管)

  • 采用高性能芯片,实现无阻塞传输交换性能,保证数据传输有更高的安全与稳定性

  • 速率:支持125Mbps1.25Gbps

  • 支持SFP模块(满足DMI(Diagnostic Monitoring Interface) 功能)

  • 支持85013101550nm 以及ITUT规定的DWDM/CWDM波长

  • 百兆速率支持包长2K bytes,千兆速率支持9k Jumbo

  • 设备采用1+1双光口设计,只支持热冗余保护,切换时间<20ms

  • 支持远端掉电告警

  • 经济的带内管理(Inband Management)功能,支持802.3ahTS1000

  • 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支持WEB方式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网管模式

  • 模块化设计,支持热插拔

  • 安装简单,状态指示灯齐全,工作状态一目了然

  • 支持2U机架(16通道)和独立机架使用。独立台式机内置专业通信电源,机架支持双电源冗余备份供电(支持OLP功能)

 

项目参数规格
接口业务侧端口

物理接口类型:  SFP

1.25Gbps125Mbps

波长 850nm/1310nm/1550nm 可选

传输距离550m~100KM

光口

物理接口类型: 2 x SFP

1.25Gbps

波长 850nm/1310nm/1550nm 可选

传输距离550m~100KM

性能参数支持帧长百兆速率支持2K,千兆速率9K
数据转发速率

1488000pps (64/Frame)

pps (64/Frame)

丢包率

工作温度范围:72小时丢包率为0%

长期丢包率:<10-7 (64 ~9600 bytes @ 99%吞吐量)

电气性能及

工作环境

供电

5VDC

插卡模式: 局端机架

独立式: 内置AC 220V或者DC -48V

功耗<4W
尺寸

卡式尺寸:100mm(L)*70mm(W)*26mm(H)

单台尺寸:156mm(L)*128mm(W)*32mm(H)

重量

插卡式:0.3kg

独立台式:1kg

环境

工作温度:0~ 50°C

存储温度:-20~70°C

工作湿度:10%90%非冷凝

储存湿度:5%90% 非冷凝

 

在找 1+1电口备份光纤收发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