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博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市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2/7/28 18:31:18
  • 访问次数46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博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工业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旗下国际品牌MRD?子午线?的产品及系统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路桥隧、轨道交通、电力、航空航海、煤矿、石油化工领域。作为国内规模的工业产品研发、生产、及服务的之一,上海博瀛主要从事工业级光纤通信设备、工业交换机、无线射频产品,无源光网络、工业级多业务平台及工业网络存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维护。作为*企业,上海博瀛公司以“品质 · 成就 · 经典”为企业使命,秉承“专业、*、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每一位客户的“工业IT专家”。上海博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上海张江总部拥有超过500名专业研发技术人员致力于产品的开发及创新,此外集团公司每年都会投入总销售额的30%用于总部研发团队的建设及维护。同时上海张江总部还建有庞大的可靠性测试部门,有超过200名专业工程师每日穿梭于专业实验室及产品鉴定中心,充分确保了MRD?子午线?产品的产品品质。作为客户的“工业IT专家”,集团公司在中国设立了3大技术服务中心,9大技术支持平台,32个技术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的快速响应服务。作为具备*多核实时嵌入式工业平台研发及生产能力的,上海博瀛持续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申请和拥有多项,如MRD-Ring?,并将MPLS及IEEE1588精准时钟等多项*技术大规模引入工业领域产品及解决方案,使得MRD?子午线?产品及解决方案具备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中国工业物联网(IIoT)品牌。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 产品信息

基于智能配电网的深入研究,我公司的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是在现有故障检测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无线通信、信息网络及新材料等现代新技术而研制出来的一套智能解决方案。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用于在线监测电力线路运行状况及故障点监测,是一套具有远程传输能力的分布监控、集中管理、即时通知型的智能化故障管理系统,由采集单元,汇集单元和主站系统构成。该系统在电力线路正常运行下监测负荷变化,能快速准确的在线检测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线路负荷、谐波等情况,并将所采集到的特征信息发送到系统主站。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告警显示、告警短信转发、故障统计检索和查询等,指导维修人员迅速准确找到故障点,快速排除故障、恢复供电。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能有效提高配电线路故障检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和智能化的决策。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 采用故障录波的形式分析接地故障,大幅度提高接地判断准确率

● 线路负荷电流大于5A后,采集单元可以实现实时4K采样及故障录波

● 暂态电流峰值精度5%以内能有效分辨出电流变化

● 零序合成精度3%,能有效判断故障接地线路

● 采集单元通信距离可达2000米,可以实现自组网和无线路由减少汇集单元使用量

● 每组采集单元三相时间同步误差不大于100μs

● 同步时间不短于半个小时,大大降低采集单元功耗

 

因为我们不断创新,网站上的产品参数仅做参考,详细参数请查看对应产品。

机械特性
振动:GB/T11287标准,严酷等级为Ⅰ级
跌落:Q/GDW436-2010
握力:Q/GDW436-2010
电磁特性
静电放电抗扰度:IEC(EN)61000-4-2,严酷等级为Ⅳ级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IEC(EN)61000-4-3,严酷等级为Ⅲ级。
浪涌抗扰度:IEC(EN)61000-4-5,严酷等级为Ⅳ级。
射频传导抗扰度:IEC(EN)61000-4-6,严酷等级为Ⅲ级。
工频磁场抗扰度:IEC(EN)61000-4-8,严酷等级为Ⅴ级。
临近干扰:Q/GDW436-2010
耐受短路冲击电流能力:Q/GDW436-2010
认证资质
1111
1111

 

 

因为我们不断创新,网站上的产品参数仅做参考,详细参数请查看对应产品。

更多产品相关请查看产品或。

更多产品相关请查看产品或。

更多产品相关请查看产品或。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在找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