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ZBF型自吸式塑料磁力泵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永嘉凯凯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温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8/10 21:00:13
  • 访问次数177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永嘉凯凯流体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各类水泵、阀门的企业,主要产品有:磁力泵,隔膜泵,化工泵,离心泵,潜水泵,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气动执行器。我们倡导“专业、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人才。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力量和成熟的售后服务团队。


      我们的宗旨是:“用服务与真诚来换取你的信任与支持,互惠互利,共创双赢!”


      我公司愿与国内外各界同仁志士竭诚合作,共创未来!


      联系电话:,,欢迎来电咨询。


 

化工泵,磁力泵,高温磁力泵,气动隔膜泵,电动隔膜泵,离心泵,螺杆泵,排污泵,油泵,加油泵,油桶泵,导热油泵,齿轮油泵,自吸泵,多级泵,旋涡泵,浓浆泵, 管道泵,往复泵,玻璃钢泵,耐腐蚀泵,塑料泵,不锈钢泵,真空泵,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产品型号:
ZBF型
产品名称:
ZBF型自吸式塑料磁力泵
产品特点:
ZBF型自吸式塑料磁力传动离心泵简称(自吸塑料磁力泵)是结合新型纳米材料、自吸结构和磁力传动技术,并经过公司技术人员反复研究试验而成功的*产品,具有自吸性能、腐蚀、无泄漏等优点。
ZBF型自吸式塑料磁力泵 产品信息
一、产品概述:
ZBF型自吸式塑料磁力泵简称(自吸塑料磁力泵)是结合新型纳米材料、自吸结构和磁力传动技术,并经过公司技术人员反复研究试验而成功的*产品,具有自吸性能、腐蚀、无泄漏等优点。
自 吸塑料磁力泵采用外混式轴向回水结构,泵体由吸液室、储液室、蜗壳、回流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见示意图。泵启动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吸水室中的剩余液体 与进液管路中的空气被叶轮搅拌成气水混合物,混合物经蜗壳进入气液分离室,随着流速的减慢,导致气水分离,空气由泵出液口排出,液经回水孔返回泵内,经过 多次循环,进液管道中的空气被排净,使泵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达到自吸的作用。
自吸塑料泵以静密封取代动密封,使过流部件处于*密封状态,* 解决了其它离心泵轴封无法避免的跑、冒、滴、漏、之弊病,过流部件的材料均采用耐腐蚀纳米聚丙烯为主要材料。塑料自吸磁力泵使用范围广,耐腐蚀性能强,使 用方便等优点。该泵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体积小,噪音低,运行可靠,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印染,电镀,食品,环保等企业的生产流程中输送不含颗粒 杂质的腐蚀性液体,尤其适用于易燃,易暴,易挥发,有毒和贵重液体的输送。
 
二、产品特点:
ZBF型自吸式塑料磁力泵符合JB/T7742-1995小磁力传动离心泵标准,为全磁力泵联合设计的优化产品。结合国外的*技术,采用外混式结构的自吸塑料磁力泵,该泵以增强聚丙烯为主要材料,自吸时间短,寿命长,是自动化远程控制和流动输送强腐蚀液体的无漏泵。
 
三、型号意义:
例如:ZBF40-125
ZB-自吸磁力转动离心泵
F-过流部件为塑料
40-泵进出口直径(mm)
125-叶轮名义直径(mm)
 
ZBF型塑料自吸式磁力泵性能参数
型  号
口径
流量 (m3/h)
扬程 (m)
电机功率 (kw)
电 压
(v)
扬程 (m)
进口(mm)
出口(mm)
ZBF32-105
32
32
6.5
10
0.75
380
4
ZBF32-115
32
32
6.5
16
1.1
380
4
ZBF32-125
32
32
6.5
20
1.5
380
4
ZBF40-105
40
40
10
10
1.1
380
4
ZBF40-115
40
40
10
16
1.5
380
4
ZBF40-125
40
40
10
20
2.2
380
4
ZBF50-125
50
50
12.5
20
3
380
4
ZBF50-160
50
50
12.5
32
4
380
4
注:表中每个型号都可配防爆电机

 

 

质量保证:
1、永嘉凯凯流体设备有限公司拥有*的技术和完善的设备,每台产品质量可靠;
2、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生产特殊规格的水泵和阀门;
3、永嘉凯凯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供应配件,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客户需要的配件。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ZBF型自吸式塑料磁力泵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