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J647X、J747X气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液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奇众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8/24 15:36:48
  • 访问次数85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公司员工835人,工程师25人,具有*在内的加工和检测设备,公司采用标准有API、ASME、ANSI、BS、DIN、DF、JIS、JPI、GB等*标准。公称通径10mm-3000mm,公称压力0.1Mpa-64.0Mpa,工作温度-200℃-650℃的各种阀门,产品材质有铸铁、碳钢、不锈钢、铬钼钢、合金钢、巴氏合金、蒙耐尔等,传动方式有手动、蜗轮传动、伞齿轮传动、正齿轮传动、链轮传动、电动、气动等。可根据用户要求生产各种特殊阀门。公司具有非常严谨的科学管理制度,产品结构合理、制造工艺**、质量可靠、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气、天然气、机械设备、化工设备、通用零部件、工业设备、给排水设备、造纸设备、制药设备、通用设备、石化设备、电力设备、治金设备、采矿设备等行业,并且远销中东、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及地区。优质的质量,高效的服务,深受用户广泛赞誉和信赖。  

闸阀、球阀、蝶阀、截止阀、止回阀、调节阀、平衡阀、电磁阀、减压阀
J747X,J647X系列液动,气动平衡角三通式三通排泥阀主要用于自来水公司各类水池,也可用以排除池底泥沙或污水害可安装在工作介质为水,气,油等工业管道中截流用。
J647X、J747X气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液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 产品信息

上海京蝶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阀门产品的研制、开发、制造、检测、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是上海,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疫总局特种设备制造许可“TS”认证。

 

气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液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简介:
    J747X,J647X系列液动,气动平衡角三通式三通排泥阀主要用于自来水公司各类水池,也可用以排除池底泥沙或污水害可安装在工作介质为水,气,油等工业管道中截流用。

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J747X,J647X系列液动,气动平衡角三通式三通排泥阀由液压缸和平衡角式三通截止阀两大部分组成,液压缸为动力、带动阀板升降,使阀体通道开启或关闭,以达到流体通断,本产品zui大特点是如在同一水平的两个水池中间安装一只本产品就可以使两边水池同时排泥。液压缸活塞密封采用V型橡胶,其密封性能好,经久耐用。其寿命达五年以上,经用户使用后的反馈信息有多达七年未更换者有之。阀板为软密封,关闭后密封性能好、永无渗漏、便于维修更换;如配以电磁换向阀、指控液压缸,则能实现远控和自控、也可以配电动等。若配手动装置,可以2~12台一排安装,同时控制开启或关闭,开启速度快,驱动压力低、压力源取之水厂本身压力,无需另加设备、节省人力物力、节约能源等优点。

气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液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技术参数:
1. 液压缸驱动介质:清水、气、油(订货时注明)
2. 液压缸驱动压力:0.15~0.3、0.3~1.1Mpa
3. 液压缸驱动介质温度:常温
4. 阀体材料:HT200、QT400-15
5.法兰连接标准:GB/T17241.6-98
6. 试压标准:GB/T13927-92

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液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

 


订货须知:(国家标准) 
一、A:产品名称、型号、公称通径B:介质及温度、压力范围C:是否有附件、交货期、特殊要求等以便我们的为您正确选型。 
二、若已经由设计单位选定我公司的阀门型号,请您根据阀门参数直接与我们销售中心订购。 
三、当您使用的场合非常重要或环境比较复杂时,请您提供设计图纸和详细参数,我们的工程师专家会专心为您审核与分析。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定做、成套、运行、服务。我们一直致力于阀门行业领域的*,为您提供的阀门知识、的服务、*的技术顾问。如有任何疑问,您可以致电给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立志成为世界的阀门制造商。
   我们坚信,京蝶的产品是您的zui终选择,我们愿以优异的质量,实惠的价位,*的售后服务与您共创辉煌的明天。细节决定成败,态度成就*。顾客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质量三包、质保二年、技术指导!

 

关键词:电磁换向阀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J647X、J747X气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液动平衡三通式排泥阀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