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静电放电测试仪简介
-
是一非接触式手提静电场测试仪。可测范围在+/-20KV(工作距离为1英寸,25mm)配置有2个LED灯确保测量时离被测物体保持25mm纤维、纱线、织物、地毯、装饰织物)的静电性能,也可用来测定其它片、板状材料如纸张、橡胶、塑料、复合板材等的静电性能。仪器主机由电晕放电装置、探头和检测系统组成。利用给定的高压电场,对被测试样定时放电,使试样感应静电,从而进行静电电量大小、静电压半衰期、静电残留量的检测,以确定被测试样的静电性能。
注意事项:
1.静电测试仪专门用于静电的处理,需要远离水,油、溶剂和其他具有传导性的污染物。
2.静电测试仪应该在一个湿度小于60%的环境下保存和使用,特别小心确定环境没有露珠形成,否则将会引起产品的电气绝缘故障。
3.为了仪器的测量请将仪器正确的接地。
4.此仪器为电子设备,其包含的传感器可能对机械的震动和冲击非常敏感;当然它也包含有一个微型处理芯片和电子电路,所以它不能在有许多电子噪音的环境中使用。
5.不要插入任何的物体于用于固定感应器的口子里面,不要有任何异物进入感应器的开口。
6.静电测试仪不能在有腐蚀性的酸、碱、烟或腐蚀性的气体如氯之类的环境中使用操作。
7.如果跌落,此仪器很容易损坏,如果发生此类事情,它应该交由授权的技术人员做仔细的检查和必要的修理。
8.当不使用的时候,请关闭仪器;若长期不用,请取出电池。
多功能静电放电测试仪参数:
参数 | ESD61002TA | ESD61002TB |
输出电压 | 0.2~± 20kV | 0.2~± 30kV |
输出电压极性 | 正 / 负 | |
放电电容 | 150pF | |
放电电阻 | 330 Ω | |
放电电流上升时间 | 0.6 ~ 1ns | |
静电保持时间 | >5s | |
工作形式 | 放电时间间隔可以设置在 0.05 ~ 99.99s 之间,可满足各种操作方式,如 20PPS 放电; 设置值小于0.05s 时,是单次放电 | |
放电次数设定 | 1 ~ 9999 或无限次 | |
放电形式 | 接触放电 空气放电 | |
放电次数 | 可预设置 1-9999 次或无限次 | |
触发方式 | 1.自动 2.手动 3.电压自动渐升 扫描 | |
设备工作电源 | AC220V ± 10%,50 Hz | |
环境温度 | 15 ℃ -35 ℃ | |
主机尺寸,重量 | 350×360×175 mm 10kg |
静电放电测试仪的工作过程:
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检查外观是否有损坏,显示屏是否清晰,各按键是否灵敏。确保仪器的电池电量充足或连接到稳定的电源。
选择合适的探头:根据测试对象和测试环境,选择合适的探头。例如,对于平面物体表面的静电电位测量,可使用平板探头;对于狭小空间或物体内部的测量,可能需要使用针状探头。
连接探头:将选好的探头正确连接到测试仪上,确保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有些测试仪可能需要进行探头的校准或初始化设置,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设置测量参数:根据测试需求,在测试仪上设置相关的测量参数,如测量范围、测量精度、数据记录方式等。一般来说,测量范围应根据预计的静电电位大小进行选择,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不确定静电电位的大致范围,可以先选择较大的测量范围,然后根据实际测量情况进行调整。
测试过程
放置探头:将探头轻轻放置在被测物体的表面上,确保探头与物体表面充分接触。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物体,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并尽量使探头与物体表面垂直,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如果是测量物体内部的静电电位,需要将探头小心地插入到位置。
进行测量:按下测试仪的测量按钮,开始进行静电电位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探头和被测物体的相对稳定,避免因晃动或移动而影响测量结果。测试仪的显示屏会实时显示测量到的静电电位值。
记录数据:根据需要,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可以手动记录在纸质表格上,也可以使用测试仪自带的数据记录功能,将数据存储在仪器内部的存储器中,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如果需要同时测量多个点的静电电位,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测量,并准确记录每个点的数据。
多次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在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或分析数据的离散性。特别是对于静电电位可能存在波动的情况,多次测量能够更好地反映物体表面的静电特性。
测试结束
关闭仪器:测试完成后,按下测试仪的电源按钮,关闭仪器。如果使用的是电池供电,及时取出电池,以防止电池过度放电影响使用寿命。
拆除探头:小心地将探头从测试仪上拆除,并妥善保管。清洁探头表面,去除可能附着的灰尘或杂质,以便下次使用。
整理数据: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判断被测物体的静电电位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预期。可以绘制图表来直观地展示静电电位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或改进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