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奇众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9/22 9:05:23
  • 访问次数109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奇众阀门坐落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销售各类阀门及提供全面资质证书的专业化企业,占地面13.23万平方米,拥有*的阀门生产设备及精密的检测设备、*的研发人员、专业的生产工人和高素质的*团队。钰欧阀门为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阀门需求,我们不断开发和完善阀门设备产品体系,提高产品品质。多年来我们不懈的努力深得广大客户的信赖,产品遍及国内各省市....


电站阀门 化工阀门 水利阀门 排污阀门
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是一种非密闭型气动蝶阀,广泛适用于建材、冶金、矿山、电力等生产过程种介质温度≤300℃公称压力为0.1Mpa的管道上,用以连通、启闭或调节介质量。
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 产品信息

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产品特点

 采用中线式碟板与短结构钢板焊接的新型结构形式设计制造的,结构紧凑、重量轻、便于安装、流阻小、流通量大,避免高温膨胀的影响,操作轻便

      内无连杆、螺栓等、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可以多工位安装,不受介质流向影响

1、用途: 

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是一种非密闭型气动蝶阀,广泛适用于建材、冶金、矿山、电力等生产过程种介质温度≤300℃公称压力为0.1Mpa的管道上,用以连通、启闭或调节介质量。 

2、结构特点: 

气动阀门采用中线式碟板与短结构钢板焊接的新型结构形式设计制造的,结构紧凑、重量轻、便于安装、流阻小、流通量大,避免高温膨胀的影响,操作轻便。体内无连杆、螺栓等、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可以多工位安装,不受介质流向影响。 

3、工作原理: 

本蝶阀有电动执行器和气动执行器驱动,使碟板在90°范围内自由转动以达到启闭或调节介质流量的目的。

一、气动蝶阀 用途及特点

本蝶阀采用与阀体相同材料加工成密封圈,采用电或气动传动。其适用温度随阀体选材而定,公称压力≤0.6MPa,一般适用于工业、冶金、环保等管道作通风调节介质流量之用。其主要特点为:

1、设计新颖、合理、结构*,重量轻,启闭迅速。

2、操力矩小,操作方便,省力灵巧。

3、采用适应的材料以满足低、中、高不同介质温度其及腐蚀性介质等。

二、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 采用标准

设计标准:GB/T12238-1989 JB/T8692-1998

法兰连接尺寸:GB/T9115.1-2000

结构长度 h:GB/T12221-1989

压力试验:GB/T13927-1992;JB/T9092-1999

三、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 执行机构

采用新型系列GT型气动执行器,有双作用式和单作用式(弹簧复位),齿轮传动,安全可靠;大口径阀门采用系列AW型气动执行器拔叉式传动,结构合理,输出扭矩大,有双作用式和单作用式。

1、齿轮式双活塞,输出力矩大,体积小。

2、气缸选用铝金材料,重量轻、外形美观。

3、可在顶部、底部安装手动操作机构。

4、齿条式连接可调节开启角度、额定流量。

5、执行器可选带电讯号反馈指示及各类附件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6、IS05211标准连接为产品的安装更换提供了方便。

7、两端调的节螺钉可使标准产品在0°和90°有±4°的可调范围。确保与阀门的同步精度。

四、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 附件的选项

根据不同控制和要求可选择下列附件:

切断型附件:单电控电磁阀、双电控电磁阀、限位开关回讯器。

调节型附件:电气定位器、气动定位器、电气转换器。

气源处理附件:空气过滤减压阀、气源处理三联件。

手动机构:HVSD手操机构

 

 

当您与我们取得时,请您提供的详细规格要求,这将有助于我们给您提供一个有效的服务。当您有任何疑问,您可以来电告知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订货须知:(国家标准)

一、A: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公称通径B:运用介质及温度、压力范围C:是否有附件、实验检验标准、交货期、特殊要求等事宜、以便我们的为您正确选型。

二、若已经由设计单位选定我公司的气动蝶阀型号,请您根据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的参数直接与我们销售中心订购。

三、当您使用的场合非常重要或环境比较复杂时,请您尽量提供设计图纸和详细参数,由我们的高级工程师专家会专心为您审核与分析。

在找 气动调节型通风蝶阀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