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台式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 (环境试验箱系列)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2/11/8 9:26:19
  • 访问次数251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一恒仪器创建于1997年,主要从事实验仪器、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一恒公司已在全国各省市建立完善的渠道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分支机构,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2018年底,有五十万台一恒产品正在使用中。我们一贯秉承“以科技保证品质,服务完善产品”的宗旨,潮流。我们一直将品质和服务摆在,关键零部件采用进口产品,严格按照国家三包服务政策。我们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在2000年后陆续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3485医疗器械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和CE认证,部分产品获得美国UL认证,并获得“”认定。一恒生产基地位于昆山市千灯古镇,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具备年产能60000台产品,是世界众多跨国集团的ODM/OEM加工商,我们将自己定位为“生命科学领域温湿度控制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 如今,一恒的售后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上海、北京、广东、成都、沈阳、哈尔滨、厦门、昆明、郑州等地,我们本着以客户服务为导向,为客户提供实验室仪器及电子行业生产设备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专业化服务,并以优质的售后服务广泛获得用户的好评。
台式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
台式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 (环境试验箱系列) 产品信息




台式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

用途概述:

B-UV-S适用于通过光和水曝露加速老化试验,对油漆、涂料、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的相对耐久性进行评估。尤其适合观察特别耐用材料的物理性能破坏,如光泽降低、褪色、雾影、强度降低、粉化、开裂、起泡和脆化等。还适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行业。

在食品/药品行业的应用

可以满足ICH-Q1B新原料药和新制剂药物的光稳定性测试要求:近紫外荧光灯可以发射的光线在320~400nm,在350~370nm有一个的能量发射;样品应该暴露在冷白光不少于12×106Lux·hr,近紫外能量不低于200w·hr,从而对药物和制剂的稳定性进行直接的比较。

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可以满足化妆品对于紫外线隔离效果的验证,快速评估材料的抗老化性能、筛选或改进新老配方、监控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便于使用和维修。


产品特点:

● 外壳采用冷轧板喷涂工艺、内胆采用SUS304不锈钢材料;

4.3 寸触摸屏,菜单式操作界面,简单易懂,便于观察与操作;

● 辐照度,温度,湿度,淋雨周期等可直观设置和显示;

● 采用多支20W紫外线灯管,相对于其他类型灯管,品质稳定,光谱功率分布不会随着灯管老化而造成衰减,使用寿命高达5000 小时;

B-UV-S 提供3孔样品喷淋装置,可以满足样品架上面的样品喷淋的均匀性;

● 通过选配紫外辐照计手动调节辐射强度;

● 通过试验设定值,黑板温度的自我控制,以满足用户对光、喷雾、温度和其他老化试验;

● 配有470*150mm 标准试样架,用户可以的测试样品,可满足异形样品的放置;


同其它实验室加速试验一样,不能利用B-UV的试验结果替代天然曝晒来判定材料的实际耐久年限,B-UV产品提供的是对比试验条件,由于紫外光是造成户外产品耐用度下降的主要光照因素,加上荧光灯管相对稳定的光谱能量分布和低廉的价格,紫外光老化试验箱以快捷、便利和经济的优势成为世界上目前使用广泛的耐候测试机种。B-UV作为简易机型,特别适合经济条件有限的实验选用。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型 号

B-UV-S (台式)

温度范围

光照循环

45~80

冷凝循环

40~60

光源

光源种类

UVA

功率

20W/支,共3

波长范围

UVA:0.7W/m2 @340nm

UVB:0.4W/ m2 @313nm

辐照度

无显示

校准功能

喷淋系统

3孔样品喷淋装置

样品架尺寸

18块标准试样架(70×150mm

样品与灯管中心距

50mm±3mm

箱体外形尺寸(mm)W×D×H

770×560×610

循环方式

黑暗、光照、喷淋设置多段手动控制

使用电源

220V 50Hz

功率

2KW

价格

RMB33900


在找 台式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 (环境试验箱系列)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