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钢铁五元素分析仪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QL-S3000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2/11/12 11:02:32
  • 访问次数142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是于1998年创建,二十多年来专业从事理化分析仪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咨询和销售于一体的,是国内元素分析仪器行业中拥有省级技术中心的集团化公司。不仅具有产品规模化和服务个性化优势,而且拥有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先发优势,连年稳居同行前茅,设备并出口东南亚等多个国家。 

 麒麟仪器集团的产品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中的元素检测为主导,拥有十二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的分析仪器。其中5800系列光电直读光谱仪、HW2000系列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TS系列智能铁水在线分析仪三大系列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技术优越,赢得了近万多家客户的信任与好评。

 麒麟仪器集团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注册资本5000万元。旗下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麒麟服饰有限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江苏鑫知源仪器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国际慢城—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区花山路25号。

 麒麟仪器集团以技术为主导,注重产品研发,秉承“用真爱和奉献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经营理念,旨在帮助客户改善“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为人类的分析事业做出技术贡献。

 诚实守信的麒麟人期盼您的真诚合作,您的满意和需求就是我们全体麒麟人不懈的追求!

钢铁五元素分析仪:QL-S3000型电脑多元素联测分析仪是一款多元素分析仪,钢铁五元素分析仪可检测普碳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生铸铁、球铁、合金铸铁、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等多种材料中的C、S以及Si、Mn、P、Cr、Ni等多种元素。
钢铁五元素分析仪 产品信息

钢铁五元素分析仪

QL-S3000型电脑多元素联测分析仪是一款多元素分析仪,可检测普碳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生铸铁、球铁、合金铸铁、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等多种材料中的CS以及SiMnPCrNi等多种元素。其中多元素部分共三个大通道,每个通道各有三十个小通道(可储存30条工作曲线),通道曲线数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加,原则上可检测90个乃至更多元素,品牌电脑微机控制,全中文菜单式操作,台式打印机打印结果。可以满足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在炉前、成品、来料化验等方面对材料多元素分析的需要。

钢铁五元素分析仪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因该仪器可检测的元素较多,现以钢中的CSMnPSiCrNiMo等常见元素为例)
碳:0.026.00% 、 硫: 0.0050.300%
0.1015.00%、硅0.105.00%、磷0.0050.80%、
0.0125.0%、钼0.1016.00%、镍0.01030.0
如改变测试条件,该范围可相应扩大。

分析时间:两分钟左右

分析误差:符合GB223.351988GB223.6869-1997等国家标准

分析方法:碳采用气体容量法、硫采用碘量滴定法;其他多元素采用机外溶样,光电比色法。

标样曲线:多元素部分记忆贮存99条曲线(可根据用户需要任意增加),采用回归方法,建立曲线方程。

输入输出方式:品牌电脑控制、数据导出的格式可根据实验室要求任意设置,打印机输出。

钢铁五元素分析仪主要特点

品牌电脑微机控制,全中文菜单式操作,台式打印机打印结果;

采用计算机和单片机技术实现程序控制和数据处理。能快速、准确地测出钢铁和有色金属中多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自动化程度高,定量加液准确可靠,试剂量少等特点,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直接显示质量分数并打印,

采用冷光源砖利技术、进口光电元件,自校零点和满度;

电子天平联机不定量称样,计算机自动读入重量或人工键入可选,方便分析操作;

系统稳定性好,抗力强,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硫滴定加液采用砖利无电极控制砖利技术,降低故障率;

分析结果可长期大量保存,并可进行产品质量跟踪分析;

三个大通道,每个通道各有三十个小通道(可储存30条工作曲线),通道曲线数还可根据用户需要任意增加;

更换不同波长冷光源有预调电位器调整方便,扩大测量元素种类和含量范围;

机外溶样、操作方便,没有阀门和管道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碳硫分析仪 元素分析仪 红外碳硫仪 多元素分析仪 火花直读光谱仪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

在找 钢铁五元素分析仪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