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可程式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广东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2/11/28 10:10:04
  • 访问次数309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广东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国家。公司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职工100余人,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体系,主要经营四大系列产品:  1、模拟环境可靠性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快速温变高低温试验箱、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冷热冲击试验箱、氙灯耐气候试验箱、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砂尘试验箱、淋雨试验箱、臭氧老化试验箱、盐雾试验箱、老化房、温度/湿度/盐雾/复合试验机、高低温拉力试验箱、温度/湿度/振动三综合试验箱、拉力试验机等品质仪器数十个系列近百种产品等大型非标产品。   2、力学试验设备:伺服拉力试验机、高低温湿热拉力复合试验机、机械振动试验机、冲击碰撞试验台、振动试验系统、伺服纸箱抗压试验机、跌落试验机大型非标产品。   3、符合国家标准GB31241-2014、GB31485-2015、GB31467.3-2015电池模拟环境类和安全类设备,如:挤压、针刺、短路、重物冲击、温度冲击、热滥用、低气压、电池包翻转、跌落、燃烧、盐雾、高低温湿热循环、高海拔充放电测试系统等大型非标产品。  4、电池生产设备:极片真空干燥箱、智能高真空烤箱、化成烤箱、夹具式电池干燥设备生产线、全自动隧道式真空干燥设备生产线、在线烤箱等大型非标产品。   欢迎您莅临参观考察!
可程式高低温湿热试验箱一、相关标准测试要求 GB/T31485-2015 1.单体蓄电池安全性试验 温度循环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可程式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产品信息

可程式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技术参数
一、相关标准测试要求
GB/T31485-2015
1.单体蓄电池安全性试验
温度循环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 单体蓄电池按6.1.3方法充电;
  2. 单体蓄电池放入温度箱中,温度箱温度按照表1和图2进行调节,循环次数5次;
  3. 观察1h。

2. 模组蓄电池安全性试验
温度循环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 单体蓄电池按6.1.4方法充电;
  2. 单体蓄电池放入温度箱中,温度箱温度按照表1和图2进行调节,循环次数5次;
  3. 观察1h。

表1 温度循环试验一个循环的温度和时间


温度

时间增量
min

累计时间
min

温度变化率
℃/min

25

0

0

0

-40

60

60

13/12

-40

90

150

0

25

60

210

13/12

85

90

300

2/3

85

110

410

0

25

70

480

6/7

  1. 蓄电池模块安全性试验

温度循环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 蓄电池模块按6.1.4方法充电;
  2. 蓄电池模块放放温度箱中,温度箱温度按照表1、图2进行调节,循环次数5次;
  3. 观察1h。

二、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CZ-A-225E

CZ-A-408E

CZ-A-800E

内容积

225L

408L

800L

工作室尺寸

W500×H750×D600mm

W600×H850×D800mm

W800×H1000×D1000mm

外形尺寸

约W1180×H1880×D1360mm

约W1180×H1860×D1360mm

约W1580×H1920×D1460mm




结构

整体式

外箱材质

优质加厚冷轧钢板(灰色+蓝色)烤漆

内箱材质

优质加厚不锈钢

观察窗

钢化玻璃观察窗(350×400mm双层防爆玻璃)

LED照明






控制方式

触摸式液晶彩色显示屏

温度范围

-50~+150℃(可定制)

降温速率

+85℃→-40℃ 1℃/min

降温速率:全程平均
负载:10~20KG

升温速率

-40℃→+85℃ 1℃/min

温度解析度

0.01℃

温度波动度

±0.5℃

温度偏差

≤1.5℃

温度均匀度

≤2℃

压缩机

法国泰康压缩机

通讯

采用RS232、485通讯接口

标准配置

主机、样品架2套、绝缘环氧树脂2套

电源电压

AC220V 50Hz、AC380V 50Hz

在找 可程式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