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GL-E5108U-GY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市冠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3/3/7 20:14:31
  • 访问次数18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公司简介

 

深圳市冠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从事光通讯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隶属于讯达康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惠州,并在香港、深圳及美国设立分公司。公司在惠州建有3.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光纤通讯产品生产基地,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光通讯行业产品系列全、综合实力强的*企业。
     目前,冠联公司主要生产光网络器件、设备等光通讯产品,并提供相关解决方案,其中包括GEPON,光纤收发器,以太网交换机等光端设备,光纤连接器,光纤适配器,光纤分路器,光纤配线箱等各种光纤器材。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广电运营、专网运营等领域。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认证。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数十项,且通过国家*的通信产品防护性能监督检测中心的严格检测。光有源类产品均获得中国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和相关技术测试,出口产品系列均符合欧盟、美国等标准,取得了CE,ROHS,UL等认证,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方面已取得同行业*地位,成为行业和客户信得过品牌,产品海内外,合作伙伴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光通讯设备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持续地为用户创造价值。

交换机,收发器,光端机,光猫,EPON,OLT,ONU
1个GEPON接口
GL-E5108U-GY 产品信息

1个GEPON接口;

8个FE接口;

支持至少VLAN Stacking功能,VLAN转换功能

支持广播、组播、未知单播的报文抑制功能

支持UNI端口环路检测功能

支持6K防雷

工作环境:温度-40℃~85℃

POE

产品概述:

工业级8口POE ONU型ONU产品全面遵循IEEE 802.3-2005和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采用工业级标准,防雷 4kv、统一的开放式软、硬件架构,具有电信级可运营、可管理、易维护的特点。 

产品特点:

符合IEEE802.3-2005标准和CTC V2.1技术要求。

>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交换和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

>支持帧过滤和抑制、支持标准的802.1Q Vlan功能,支持VLAN 转换。

>支持4094VLAN802.1Q)、支持动态带宽分配功能(DBA)。

>支持QoS,包括业务流分类、优先级标记、排队及调度、流量整形和流量管制等。

单个ONU支持多达8LLID.

>支持IGMP Snooping、持以太网端口限速、环路检测、二层隔离。

>支持断电告警、支持远程复位和重启功能支持恢复出厂参数功能支持数据加密

>支持状态检测和故障上报功能支持电源防雷和业务端口防雷,防雷高达4kv

AGC工作范围 10dB CNR 46dB@-6dBm(输入) C/CSO&C/CTB -60dB

 

 

POE供电特性:

>支持IEEE802.3afIEEE802.3at,

>MSCC自动延长,半自动,自动模式;

>Z大输出功率:30W

>工作温度:-40度到80

>双电源输入:220V & 52V输入

>POE电源功率:300W

 

光学特性:                                                                            

>支持波分复用技术单纤双向(单纤三向)传输
>接口类型: SC/PC,SC/APC(型ONU
>Z大分光比: 1:32
>速率: 上下对称1.25Gbps
>发送波长: 1310 nm
>接收波长: 1490 nm
>输出光功率: -1~+4dBm
>接收灵敏度:< -26dBm
>OLTONU之间Z远距离支持20公里

 

端口特性:

1PON

810/100M以太网口

 

其他特性:

认证:符合CE, FCCROHS等标准

 EMC / EMI :符合VCCI Class B, FCC Part 15 B标准

安全:符合UL 60950安全规范

防雷击防浪涌电压保护:符合ITU-T K.21标准



在找 GL-E5108U-GY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