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 $item.Title

碱式碳酸铜环保盘式干燥机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江苏健达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3/3/20 10:51:06
  • 访问次数242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江苏健达干燥工程有限公司——国内大型的干燥设备生产制造商之一,位于常州市东青开发区。始创于1980年,1993年与美国东尼贸易公司合作,引进美国*的技术和管理,同时成立了干燥技术研发中心及产品体验中心,是行业内较早的中美合资企业。 经过三十余年的潜心发展,公司现拥有5万多平方米生产基地,固定资产达1.5亿元人民币,专业加工设备180多台,年产各类干燥、制粒、混合、粉碎等设备1000多台套。产品已发展至36大类,260多种规格。 目前公司属于干燥行业的重点生产企业,中石化*供应商,被评为中国品牌、江苏省、拥有国家十多项,企业资信等级连续八年AA,产品多次荣获国家金奖,通过CE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此外,201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TGX系列双滚筒刮板干燥机通过英国劳氏质量认证(LRQA)。 作为干燥行业的,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售后服务、诚信经营的理念,产品已遍及全国及世界各地,赢得了海内外的*好评。被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纳入其干燥设备供应商和优质合作伙伴,如:日本三菱、日本阿尔赛、日本TDK、法国圣戈班、美国USA MeadWestvaco、美国强生、瑞士雀巢、中国兵器、、武钢集团、联邦制药、金嗓子集团、华北制药等。 健达秉承“诚信为先、品质*”的经营理念,积极跟踪世界干燥行业发展的较早轨迹, 为世界范围的化工、食品、医药行业客户提供成套的干燥技术解决方案。为打造“健达世界名品”而自强不息!
流化床干燥设备
简要描述:碱式碳酸铜环保盘式干燥机项目概述:碱式碳酸铜干燥后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绿,颜色翠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可用于生活中的催化剂、烟火、颜料、饲料、杀菌剂、电镀、防腐等工序。因此,该碱式碳酸铜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我司江苏健达干燥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了......
碱式碳酸铜环保盘式干燥机 产品信息

碱式碳酸铜环保盘式干燥机

碱式碳酸铜环保盘式干燥机项目概述:

碱式碳酸铜干燥后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绿,颜色翠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可用于生活中的催化剂、烟火、颜料、饲料、杀菌剂、电镀、防腐等工序。因此,该碱式碳酸铜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我司江苏健达干燥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了一种专门干燥碱式碳酸铜的干燥机。该,不仅干燥速度快,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工,争取做到,的绿色环保干燥机。

 

工作原理:

湿物料自加料器连续地加到干燥器上部*层干燥盘上,带有耙叶的耙臂作回转运动使耙臂作回转运动使耙叶连续地翻抄物料。物料沿指数螺旋线流过干燥盘表面,在小干燥盘上的物料被移送到外缘,并在外缘落到下方的大干燥盘外缘,在大干盘上物料向里移动并从中间落料口落如下一层小干燥盘中。大小干燥盘上下交替排列,物料得以连续地流过整个干燥器。中空的干燥盘内通入加热介质,加热介质形式有饱和蒸汽、热水和导热油,加热介质由干燥盘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导出。已干物料从zui后一层干燥盘落到壳体的底层,zui后被耙叶移送到出料口排出。湿份从物料中逸出,由设在顶盖上的排湿口排出,真空型盘式干燥器的湿气由设在顶盖上的真空泵口排出。从底层排出的干物料可直接包装。通过配加翅片加热器、溶剂回收冷凝器、袋式除尘器、干料返混机构、引风机等辅机,可提高其干燥的生产能力,干燥膏糊状和热敏性物料,可方便地回收溶剂,并能进行热解和反应操作。

 

主要特点:  

1、首先是它可以连续地高效率的运行。  

2、其次盘式干燥机在工作时它的消耗低,并且它的噪音也很小。  

3、利用盘式干燥机进行干燥的物料,它们的受热都是很均匀的,然后干燥时间也不长。  

4、环保。  

5、降低人工操作,其操作都是紧密操作的。  

6、其干燥介质可以不用大量的煤来帮忙,可以直接利用废热锅炉的所产生的蒸汽。

价格仅供参考,欢迎前来询价

在找 碱式碳酸铜环保盘式干燥机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