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JRF33XR铁路信标读出装置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市佳维思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深圳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3/3/20 12:14:40
  • 访问次数41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佳维思科技是一家从事射频识别(RFID)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RFID拓展应用的*公司。公司研发的产品包括RFID读写器、电子标签、RFID天线、RFID应用方案等。佳维思科技是典型的知识经济型*产业企业,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且充满激情、勇于开拓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的思维方式(思维佳)开发具有Z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

佳维思科技从20053月份筹建以来,每年以200%的速度高速发展。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研发团队以及销售团队不断取得完善。

   公司研发的产品主要包括3大类。*大类:铁路车号读出器;第二大类:符合ISO-18000协议的RFID读写器;第三大类:有源电子标签读写器。

佳维思科技开发的铁路车号读出器不仅适应国铁的高速行车,而且*解决了厂矿企业及编组站、区段站常见的低速、停车、倒车等过车现象。并且成功应用于轨道衡、超偏载、5T、铁路车辆运输管理、机车定位等。

佳维思科技开发符合ISO-1800018000-6B18000-6C(EPC-GEN2))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已经经历了三代产品的发展,性能稳定、读取速度快。积累三代产品开发与应用经验,公司正计划开发第四代UHF-RFID读写器,在第四代产品中,将使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接收灵敏度、抗*力以及产品的兼容性。

佳维思科技开发的有源电子标签读写器主要针对人员定位、跟踪等应用。已经成功应用于公交车考勤;出租车综合稽查系统;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初生婴儿防盗系统;会议免签到系统等。 

铁路车号: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铁路电子标签, 铁路天线, 铁路标签等;
无源RFID产品: RFID读写器, RFID天线, RFID电缆, RFID电子标签,;
有源RFID产品: 有源RFID读写器, 有源RFID天线, 有源RFID电缆, 有源RFID电子标签,
无线传感器: 温度无线传感器, 湿度无线传感器, 温湿度无线传感器,光敏无线传感器,
RFID系统: RFID图书馆管理, RFID物品追溯防伪, 铁路车号运输管理, RFID停车场管理,
JRF33XR铁路信标读出装置是针对铁路信标识别系统而设计的。主要用于读取轨旁电子信标信息。 佳维思科技采用最核心的技术(信号跟踪),开发出了佳维思铁路信标识别系统,利用了的信号跟踪技术,多天线技术,自动跟踪标签切换天线技术,从而使铁路信标识别系统能够满足铁路高速运行的要求(速度可以达到360公里/小时)。
JRF33XR铁路信标读出装置 产品信息
技术参数: 1.能够读取轨旁电子信标信息(JAVS标准); 2.关键器件采用; 3.工作频率:910.1MHz、912.1MHz、914.1MHz; 4.输出功率:0.5-1.6W; 5.发射信号类型:单载波; 6.频率容限:≤5×10-6; 7.发射带宽:5KHz; 8.杂散发射:≤2.5μW; 9.适应车速:360km/h以下; 10.准确率:>99.9999%; 11.功率检查功能; 12.设备自诊断功能; 13.蜂鸣器发声指示,也可以禁止蜂鸣器发声功能; 14.通讯接口:RS232,RS422; 15.RS232通讯速率可以设置; 16.RS422通讯速率可以设置; 17.提供演示软件、API函数等; 18.输入电压:DC12V~24V; 19.额定功率: 20W; 20.防水等级:IP67; 21.环境温度:-25℃ - +70℃; 22.环境湿度:≤95%; 23.能够承受空气中硫酸盐、二氧化硫、酸雨和臭氧腐蚀; 接口类型: (1)RS232接口; (2)RS422接口; 外观参数: (1)材质:面罩玻璃钢材料,底盖铝合金材料; (2)外形尺寸: 390mm*390mm*150mm; (3)外观颜色:黄色 (4)设备重量:7.5 kg (5)包装尺寸:430mm×430mm×280mm; (6)包装后重量:7.9kg; 主要应用: 系统适用于高铁动车及地铁车辆的现车管理、行车调度监控、车辆定位等。 成功应用于: (1)地铁车辆定位系统; (2)轻轨车辆定位系统; (3)高铁车辆管理系统
在找 JRF33XR铁路信标读出装置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