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高层供水设备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开封市泽洋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3/4/13 9:41:30
  • 访问次数181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开封市泽洋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是我省较早生产无塔供水器的厂家之一,公司座落在七朝古都开封汪屯工业园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拥有各种加工设备,电焊、CO2保护焊、电脑自控无缝氩弧直缝焊、无缝氩弧环缝焊,全自动埋弧焊、自控剪板机、冲床等*设备。更拥有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开发能力强的年轻队伍,实现设计、研发、试装、检测服务。  公司主要经营产品有无塔供水设备、变频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学校专用供水设备、浴池专用供水设备、净水设备、旋流除砂设备、各种规格储罐、水罐、油罐的加工制作等产品。  泽洋企业文化以思想超越为先导、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以为依托、靠优质的产品与优良的售后服务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泽洋企业文化泽洋人的价值观的核心是不断创新,随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  企业理念:着手技术、质量为本、与时俱进、研创新品、奉献社会;  核心发展理念: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经营理念:力求公司效益与社会价值同步和谐增长;  营销理念:实力造就品牌、品牌决定价值;  做事理念:认真、快速、责任;  质量方针:产品保障,品质保障!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泽洋人愿以五湖风浪一肩挑的雄心壮志和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开创泽洋供水新天地。
高层供水建筑逾越必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将成为高层建筑
高层供水设备 产品信息

高层供水建筑逾越必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将成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设备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矩不一且多无必定、严峻的规范。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自2005年起规矩逾越10层的居处建筑和逾越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供水设备由气压罐、水泵及电控系统三部分组成,其突出优点是,不需建造水塔,投资小、占地少,布置灵活,建成投产快。采用水气自动调节、自动运转、节能与自来水自动并网,停电后仍可供水,调试后不需看管。广泛用于企业单位、住宅区及农村的生产、生活、办公供水。适用于供水户在5000户以内,日供水量在3000m3以内场所,供水高度达100米以上。
高层供水设备,一般设在地面或地下室。有自来水的单位,使用该设备可以调节高峰用水量,增加水压,能在高峰用水时,满足大面积用水和高楼层用水。没自来水的单位、工厂或农村,只需将该设备接通水源电源,即可得到稳定的水量水压,满足用水需要。

高层供水设备原理
高层供水设备采用气压式供水。利用密封无塔供水设备罐体,利用罐内高压气水压力达到供水目的。具体工作顺序是由水泵将水通过逆止阀压入罐体,使罐内气体受到压缩,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达到上电接点压力表通过控制柜使泵机自动停止。设备中的水压高于外界管网压力,自动送水至供水管网。当罐体内水位下降,罐内气体膨涨压力减小到的下限位置时,电接点压力表通过控制柜使水泵重新启动。如此反复,使设备不停供水。当罐内气体不足时,补气阀可自动补气。

高层供水设备的模式
1.稳流补偿器和真空抑制器控制模式
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真空抑制器打开,空气进入稳流补偿器中,使原本封闭的补偿器变为断流水箱,抑制负压产生,另在无塔供水设备稳流补偿器中设置液位控制,当低于低位时,水泵停止工作。
2.自控限流模式
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通过压力传感信号的反馈,采取限制变频器,使水泵不超量取水,而当市政管网供水满足要求时,系统恢复正常。
3.压力控制点方式
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直起变流量恒压供水泵,待供水满足要求后,系统恢复正常。尽管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企业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它在相关标准以及技术环节等方面还是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由于它缺少二次储水装置,市政供水一旦有故障,整个设备停止运行而处于停水状态,因此对于那些不能间断供水的特殊用户,它并不适用。其次,由于它是一种新型的设备,技术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应用条件也有待于市政供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在找 高层供水设备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