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砌墙砖碳化试验箱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标卓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3/5/8 7:16:04
  • 访问次数205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标卓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仪器仪表行业的新锐企业,检测仪器设备的生产、销售、维修、计量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型公司。公司生产整套完整的精密测量仪器及相关解决方案,并代理、经销国内外几百家的检测仪器和机械设备。主要涉及:机械设备检测仪器、长度类、力学类、电学类、试验类、光学类、精密量仪类、无损测试、理化分析、教学仪器、专用量仪及环境试验设备仪器等等系列,销售产品达成千上万多种,为企业质量管理及企业认证提供完善硬件设备的服务。 公司一直推行:同质量比价格、同价格高质量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普遍赞誉和支持。建立了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与服务体系!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服务力量,始终以“热诚服务、务实进取、奋发开拓”的原则作为发展宗旨,以“顾客始终满意”为目标与您携手共进!
该碳化试验箱是进行混凝土空心砌块、砌墙砖碳化试验的设备,产品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验方法 GB/T 4111-1997和GB/T2542-92 《砌墙砖试验方法》与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碳化试验设备的要求。本机采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本传感器采用红外探测原理,结合国内的*数字式仪表,具有使用精度高、寿命长的特点;
砌墙砖碳化试验箱 产品信息

一、产品结构介绍:
    该碳化试验箱为一个密闭的箱体,试件放置在箱体内隔板上,然后通过微电脑控制按设定的温度、相对湿度、CO2 浓度进行自动控制,以保证箱内恒温、恒湿、CO2浓度恒定。碳化试验箱主要由箱体、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一体化控制系统等组成。
 TH-W砌墙砖碳化试验箱箱体的外箱板采用冷轧钢板,静电粉末喷塑,内胆采用优质压花铝板,保温层采用聚氨酯整体发泡制成。搁板采用塑架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密封性,耐腐蚀性能。

二、控温控湿系统介绍:
 碳化试验箱温度传感器测得箱内的温度低于控制值下,控制仪发出指令,加热元件开始工作(反之,温度高于控制值上,控制仪发出指令压缩机工作),当箱内温度达到温度控制值时,加热元件或压缩机停止工作,从而达到箱内温度恒定的目的。

三、控湿系统介绍
     该试验箱采用吸湿性好的变色硅去湿,当箱体内温度高于控制值上,湿度控制仪表输出信号指令工作,达到上限控制值内回差时自动停止工作。当箱内湿度低于控制值下,控制仪输出指令,加湿器开启喷湿。湿度达到期下限控制值内回差时自动停止。
(注:加湿器内请加注蒸馏水,以确保加湿器的工作寿命。)
四、二氧化碳控制系统
 砖碳化试验箱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传感器采用进口原装红外线二氧化碳测控模块,测得被测气体浓度相对应的电信号,通过控制仪分析判断。输出控制信号给气路系统执行元件,以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供给系统的开启或关闭。

五、技术参数
控制温度:15-30℃ 精度:0.5℃
均匀性:≤1℃ 控制湿度:50-90%    精度:3% 均匀性:≤2%
CO2 浓度:0-100 %  精度:1%       均匀性:≤1%
内净尺寸:  900×600×650毫米
外形尺寸:  1650×850×1100毫米

六、仪器装箱单
说明书      1本
加湿器 1台
干燥剂    2瓶
架 子 1个
胶 管      1根
微型打印机    1台
数据线      1根

七、安装与调试:
1.箱体应置于通风、干燥、平整、无腐蚀介质的环境中使用。箱体放置应水平、稳定。试验箱所用电源为(220V AC)。电源建议采用稳压电源及电源。工业用CO2气瓶管从控制面板下进入,不能有漏气现象。
2.使用应在箱体就位后静止24小时方能使用。先向箱内湿度传感器塑料瓶内加入蒸馏水,加湿器水箱内加入蒸馏水。关好箱门,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即可工作。(出厂时已按碳化试验要求设置好所需数值。)

八、故障及排除方法:
1.仪表不显示或显示不工作,电源未接通插头与插座接触是否良好,电源开关是否完好,工作灯是否亮,检查其两端是否有电,否则更换新开关。仪表的输入、输出线是否脱落或接触不良,检查方法从电源插座开始顺线路依次序检查。如上端有电,下端没有,即为该部分出故障。
2..二氧化碳系统不加气、仪表是否完好、指示灯是否亮、电磁阀是否工作。

 

在找 砌墙砖碳化试验箱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