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LSSF型螺旋式砂水分离器(砂水分离器怎么选型)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江苏大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3/10/12 8:22:54
  • 访问次数88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江苏大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太湖之滨,坐落在素有“环保之乡”之称的宜兴市。 江苏大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潜心致力于环保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销售、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为一体化功能的专业环保公司,公司拥有一批雄厚的环保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专业技术队伍,始终坚持提供给客户面专业的服务,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强化技术力量。多年来凭着齐全的产品规格、稳定的质量、良好的服务、可靠的信誉,赢得了业内广大同仁的好评和客户的信赖。公司本着“诚信、务实、创新、进取”的原则,热忱欢迎全国各界朋友与我们合作,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保护我们的碧水蓝天,造福,而共同努力奋斗。 公司主要产品有:气浮机配件、加药装置、输送机、格栅机、分离设备、气浮机、混合器、填料设备、叠螺机、吸附塔、溶气罐、刮渣机、滗水器等环保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医疗、电子行业/市政给水、游泳池、水厂、污水处理建筑生活水/工业循环水、工业废水处理等各种行业。 本公司将对每一项产品从制造、安装、调试和服务都实行服务,确保顾客无后顾之忧。本公司真诚希望与各用户单位愉快合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的环保水处理事业,为保护环境,崇尚自然,满足各行业的不同需求,创造一个更加怡人的生存空间,一个更加清新的世界而不断努力。 我们的理念是“诚信铸就企业立足之本,科技开创企业辉煌之路。”为每个客户创造价值与财富,让环保水处理用上我们的产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赖,为我们共同的环保水处理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气浮设备
LSSF螺旋砂水分离器用途:用于污水处理厂沉砂池,从沉淀池排出的砂水混合物中分离出砂和水
LSSF型螺旋式砂水分离器(砂水分离器怎么选型) 产品信息
  LSSF螺旋砂水分离器 用途: 用于污水处理厂沉砂池,从沉淀池排出的砂水混合物中分离出砂和水。
  特点: 本产品是结合国内外该类产品的使用情况而改进设计的。 克服了更换衬条不方便和螺旋轴向位置不可调的缺点,具有以下特点: 1、分离效率可达96%~98%,可分离粒径≥0.2毫米的颗粒; 采用无轴螺杆,无水下轴承,维护方便; 3结构紧凑,重量轻; 4新型传动装置,其关键产品-减速器是*的轴装式,无联轴器,安装和定心方便;
  5.衬条安装快捷,更换方便; 螺杆的轴向位置可调,便于调节其尾部和箱体 结构和工作流程: 螺旋砂水分离器由无轴螺旋、衬条、U形槽、水箱、导流板、出水堰和驱动装置组成。 砂水混合物从分离器一端的顶部输入水箱。重的混合溶液,如沙粒,会沉积在槽的底部。在螺杆的带动下,沙粒会沿着倾斜的槽底上升,离开液面后继续运动一定距离。砂粒充分脱水后,通过出砂口排至储砂桶,与砂水分离的水从溢流口排出,送至工厂进水池。
  砂水分离器用于污水处理厂沉砂池,将沉淀池排出的砂水混合液进行砂水分离。砂水混合液从分离器一端顶部输入水箱,混合液中重度较大的砂粒等将沉积于槽形底部,在螺旋的推动下,砂粒沿倾斜的U型槽底提升,离开液面后继续推移一段距离,在砂粒充分脱水后经排砂口卸至盛砂桶。而与砂分离后的水则从溢流口排出并送往厂内进水池。分离效率可达96%~98%,可分离出粒径≥0.2mm的颗粒。
  在砂水分离器前端设有一个简易的旋流沉砂设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砂水混合液进入砂水分离器水箱之前进行预处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颗粒物均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沿着池壁掉入砂水分离器水箱,提高分离效率,适用于负荷较高的水质。
  选型参数
  处理水量(能分离出粒径大于等于0.2mm砂粒)
  输送角度
  输送长度
  支腿长度
  主要依据是污水的类别以及污水中的含砂量。
  一般城市污水中的沉砂量为3m3(砂)/10000m3(污水),含水率为60%。
  旋流沉砂池的砂斗容积不应大于2天的沉砂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日排砂量、时排砂量计算出需要的砂水分离器所需处理能力。
  SF-260:螺旋直径220mm,处理量5~12L/s,功率0.37KW
  SF-320:螺旋直径280mm,处理量12~20L/s,功率0.37KW
  设备选型中应考虑有备用设备。
在找 LSSF型螺旋式砂水分离器(砂水分离器怎么选型)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