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科迎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4/2/7 15:07:19
  • 访问次数267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方式:胡工 查看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科迎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专注于电气连接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的高新科技技术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型谱系列产品成功取得了欧盟CE认证,质量可靠性与技术标准已达到、国内技术先进水平。产品设计时充分应用符合ROHS环保原材料,确保了科迎法电气连接产品绿色性能。管理细节的有效控制,保证了供期的确定性与质量的稳定性。产品有M12连接器,M12接插件,M12总线分线盒,M6航空插头,M12信号线插头等。
    产品业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电工电气系统、仪器仪表、矿产、石油天然气钻井防腐工程风能与太阳能、自来水工程、电站变电站、自控设备、自动化系统工程等众多领域。
满足用户需要,超越顾客需求,是科迎法电气的服务基准。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公司连接器产品在专业设计与生产的批量形成了公司的专业特色,解决了客户的需求与问题,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专业产业化目标,创造共同繁荣和发展。 跨国集团、上市公司等1000多家客户的信任与支持,是科迎法电气倍加努力的源泉,不敢一点松懈。
    科迎法电气硬件实力雄厚,拥有模具设计、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设计研发能力,拥有数十台精密数控车床、日本和中国台湾产CNC、数控铣床、注塑设备、精密测量设备、相关的配套设备与工具机、一条电气连接产品的装配生产线,还有三十多家可靠供应商的鼎力支持,我司已形成年产连接器、传感器及组件产品100万只的生产能力。

M12连接器,防水连接器,M12接插件,圆形连接器,传感器分线盒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产品信息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以模拟直射阳光的能量强度和准直角为主要目的,兼顾了辐照稳定性/均匀性且具有较大照射面积(>φ200mm)。在实现高准直性的同时可模拟AM1.5G条件下的一个太阳常数  (1000W/m2,以400nm-1100nm区间能量分布为准)。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alt="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width="800" height="426" border="0" vspace="0">

特性

1. 辐照强度:800-1300W/m²

2. 波段:400nm~1100nm

3. 辐照面积:300mm×400mm

4. 工作距离:根据需求调整距离

5. 出光方向:左打光,下打光,右打光(方向调节:电动控制)

6. 光谱匹配度: A (AM1.5G)

7. 准直角≤4°

8. 辐照度不均匀性:≤2%;

     9.不稳定性:LTI≤± 1.5% ; A+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border="0" vspace="0" title="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TFT屏导热仿真与测试

仿真与测试时将 TFT置于密闭空间内, 在有无太阳负载条件下, 对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对比。

当 HUD正常工作时, 背光由两颗LED组成, 每颗LED工作电压为 3.1 V, 电流为 0.34 A, 使用积分球测得的发光效率为 0.252, TFT 屏透过率为 6%, 背光被 TFT 吸收的比例为94%。

据此可计算背光工作时被TFT屏吸收转换为热的功率为0.499 W。仿真与测试时在 TFT背光接收侧设置 0.499 W的热功率, 根据阳光福照度能量分布与 HUD光路设计仿真, 阳光照射到 TFT屏正面的热流密度平均值为 11 496 W/ m 3 。各种材料导热性能参数如表1 所示。

TFT的热量传递方向如图 2 所示, 通过 TFT屏上的金属框传递至导热硅胶再到扩散板, 最终传递至 TFT支架。TFT 屏幕的玻璃和金属框之间上下有两个双面胶, 用来连接玻璃与 金属 框。金属 框与TFT的温度 CAE 模拟分析结果及测试记过如表2~3所示。

实际测试:在室内环境温度为27.5 ℃, 无导热硅胶、 TFT支架为塑胶时, HUD 内部温度为 35.8 ℃。室内环境温度为25.2 ℃, 增加导热硅胶, TFT 支架由 塑胶变为 AL6061 时,HUD 内 部环境温度为 31.75 ℃。

此时, 由 于环境温度相差2.3 ℃, 所得结果约为:65.95-2.3-59.3=4.35 ℃;在室外环境, 环境温度为 32 ℃, 无太阳负载照射 HUD时, HUD 的内部温度为 44 ℃, 有太阳负载时 HUD 内部温度为 50 ℃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当外部环境温度为32 ℃时, 通过测试发现:

(1) 太阳光照射到 HUD 外壳上, 外壳会吸收热量, 使HUD整体温度上升, HUD内部空气温度会比外部环境温度会高10 ℃以上;

(2) 当有太阳负载进入HUD 内部时, TFT屏温度升高非常多, 因 HUD内部空间有限, 实测 HUD内部空气温度会上升15 ℃以上。对比仿真结果和测试结论如下:

(1) 仿真结果与实际相差4.7 ℃, 仿真结果准确;

(2) 通过给TFT导热的散热效果与 HUD工作的环境温度相关, 环境温度越低效果越好, 环境温度越高, 散热效果不明显;

(3)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从表2与表3 数据可以看出, 当无太阳倒灌时, TFT支架材料由 塑胶更换为 AL6061 后 TFT 温度可降 4 ℃左右, 当有太阳负载时, TFT温度降2 ℃左右。

2.1 太阳光对TFT温度影响仿真分析

2.1.1 无太阳光照射

室内环境为27.5 ℃, 背光给TFT的热功率设置为 0.499 W,TFT组件置于封闭条件下, 无太阳光照射, 对现状产品和增加导热硅胶与 TFT支架更改为 AL6061 进行仿真仿真, 仿真结果如图 3~4所示。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更换材料前后TFT屏的温度差值为5.2 ℃。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alt="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width="618" height="426" border="0" vspace="0">

2.1.2 太阳光照射外壳

室内环境为 32℃, 背光温度设置为 0.499 W, TFT组件置于封闭条件下, 太阳光照射在 HUD 外壳, 未照射到 HUD 内部, 将现状产品和增加导热硅胶与 TFT支架更改为 AL6061 仿真, 仿真结果如图 5~6所示, 由图可看出更换材料前后TFT屏温度差值为6.3 ℃。

2.1.3 太阳光照射HUD内部

室内环境为 32 ℃, 背光温度设置为 0.499 W, TFT组件置于封闭条件下, 太阳光照射在HUD内部镜子上, 对现状产品和增加导热硅胶与 TFT支架更改为 AL6061 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如图 7~8所示。由图可看出更换材料前后TFT屏温度差值为2.58 ℃。

2.2 环境对TFT屏导热影响测试

试验机型如图 9 (a) 所示, 将其置于室内环境, 为了消除空气对流对产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HUD密封情况下进行测试。

实测结果如图 9 (b) 所示, 其中, 1 为 HUD 内部环境温度 ;2 为 TFT 屏 金属 框温度 ;3 为 TFT 背面中 心 温度 ;5 为 TFT 屏 正面中 心 温度 。TFT 屏 中 心 温度 , 达到65.95 ℃。

2.2.1 室内环境

将被测对象其置于室内环境, HUD 密封情况下进行测试, 在TFT金属框上贴导热硅胶, TFT支架材料从塑胶更换为Al6061 进行温度测试, 产品结构组成如图 10(a) 所示, 测试结果如图 10(b) 所示。对比温度测试结果与续表1 CAE仿真结果可知, CAE 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相差 4 ℃ 左右(HUD内部温度相差35.8-31.75=4.07 ℃)。

2.2.2 温箱环境

将被测对象置于温度为 50 ℃的恒温箱内, HUD密封情况下进行测试, 更换TFT支架 (材料为 Al6061)、 贴导热硅胶实际测试。如图 11 (a) 所示, HUD用纸箱封闭, 杜绝温箱内对流风影响测试结果, 再将封闭纸箱放入温箱位置, 如图 11(b) 所示, 使用测温仪进行温度测量。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4所示, 更换TFT支架为铝 (AL6061) 后, TFT屏温度只降 2.3 ℃, 与表 2 在室外环境有太阳倒灌时, 更换TFT支架后, TFT屏温度可降低2 ℃相近。

通过分析以上 CAE 仿真和测试数据, 可知在 TFT与 TFT支架之间增加导热硅胶并将TFT屏支架材料改为 AL6061, 将TFT的热量导走这种方案理论上是有效的, 但TFT屏温度变化影响很小, 散热不理想;TFT屏温度与环境温度和 HUD 内部空间温度相关。


在找 抬头显示器TFT日光照射仿真太阳光模拟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