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RFID超高频标签 PCB抗金属标签 耐高温标签

参考价 ¥ 6 ¥ 4.8
订货量 1-499 ≥500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市创新佳电子标签有限公司
  • 品       牌其他品牌
  • 型       号CXJ-RFID
  • 所  在  地深圳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4/4/16 15:27:17
  • 访问次数76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公司简介

 创新佳成立于2005年,企业历经17年,从最开始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跨境电商企业,产品也从普通的PVC、智能卡升级为物联科技RFID电子标签及设备,以及市场产品的全面转型;公司也是从最初的33位员工发展到了目前的330位员工,其中包含总部销售及后勤人员170人,工厂车间及办公室人员160人;目前已发展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电子标签生产企业,并通过B2B、B2C跨境电商平台及强大的销售团队把产品推向世界。

创新佳目前拥有独栋的生产及研发基地,超6000万生产及研发设备;专注于RFID电子标签设计、读写设备、人脸识别设备研发及项目软件的开发,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技术团队,能根据世界客户需求进行特殊定制;同时创新佳也打造一个仪器配套齐全的RFID实验室,致力于将RFID技术全面应用于各行各业及世界市场。


一、技术力量

创新佳专注于RFID电子标签设计加工及整体解决方案,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开发团队,可设计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电子标签,可开发超高频读写器、天线及相关软件,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特殊定制。公司拥有仪器配套齐全的RFID实验室,配备有矢量网络分析、频谱分析仪、信号源和标签测试仪等相关仪器。此外还配备有环境实验室,可进行高低温试验、振动试验、防尘防水试验、跌落试验和防静电试验等一系列试验。

二、生产能力

电子标签三条生产线:产量1600pcs/

智能卡、卡片四条生产线:产量4000pcs/

三、客户群体

故宫博物院、剑桥大学图书馆、华为通讯、中兴通讯、格力电器、万科集团、英国电信、卡塔尔航空、巴西社保、伊朗公交、三星电子、索尼电子、诺基亚、摩托罗拉、谷歌、步步高、OPPO、金立、酷派、魅族等

RFID智能卡,电子标签,NFC标签,IC卡,ID卡,RFID手腕带,PVC卡
RFID超高频标签 PCB抗金属标签 PCB耐高温标签 工业标签耐腐蚀
RFID超高频标签 PCB抗金属标签 耐高温标签 产品信息

产品详情:

技术参数:

频率:915mhz
协议:ISO 1800-6C
封装芯片:H3, M4, M5
天线工艺:电镀
读距:3-7米
封装材料:高温工程PCB
产品规格:95*25*4mm 其它规格可定制
工作温度:-20度 / +80度

产品特点:
小规格,远距离
非接触式数据传输数据(无电池需要)
金属
被动激活芯片
可靠性与性能高
很强的电磁干扰
防晒防水

产品用途:
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生产线自动化管理、航空包裹、集装箱、电网管理等

 

产品优点
1、RFID超高频标签体积小:
体积小有什么好处呢?前面讲到,物理体积小,就降低制造成本,所以体积小降低成本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它的隐蔽性好。
2、RFID超高频标签读取速度快:
不需要人工去识别标签,读写器只需250毫秒就可从射频标签中读出与商品数据,有一些读写器甚至可以每秒读取250多个标签,比传统扫描方式要快1000倍
3、RFID超高频标签可重复使用及耐污损:
具有可重复使用数十万甚至数次的特性,其材质也使其能放置于较为恶劣的环境中,更具有耐久性,大批量重复使用时成本自然也较低。
4、RFID超高频标签易于实现自动识别:
RFID超高频标签完成识别工作时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RFID超高频标签。
5、RFID超高频标签信息容量大:
储存的信息量非常大,可以给每一个非常具体的物体提供一个编码,识别单个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
6、透过外包装甚至远距读取数据:
超高频标签采用无线电射频,读卡机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内部RFID上的数据,而条形码靠激光来读取信息,放在包装外面。
7超高频标签更多的资产管理功能:
超高频标签可以比以往条形码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使企业得以更地追踪其可用资源,地进行管理。



关键词:数据传输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RFID超高频标签 PCB抗金属标签 耐高温标签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