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浮标式水质监测站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聚一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JYB-FSZ
  • 所  在  地深圳市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4/5/3 12:09:14
  • 访问次数3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公司名称:深圳聚一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已上传所在省份:广东 成立日期:2018 注册资金:500万 - 1000万 员工数量:11 - 50 人 年销售额:500万 - 1000万 主要产品: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景区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工业废 气监测系统、工业自动化设备。 公司简介:深圳聚一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智慧物联,缘聚一搏”的理念专注大气污染监测领域和工业自动化设备行业。聚一搏拥有自己的核心研发技术,为智慧景区、智慧城市、智慧工厂等数字化管理领域提供的环境监测解决方案和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
*浮标式水质监测站采用浮标观测技术,可全天候、连续、定点地监测水质情况,并实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浮标式水质监测站 产品信息

 

行业背景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COD排放总量约为2294.6万吨,排放总量约为238.6万吨,远远超出环境的承受容量,此外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中,三分之二的水质为差或者极差。针对当前情况,深圳聚一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提高我国的水质污染在线监控水平,推出了一套为环保系统集成商提供更好的实时数据分析与诊断、改善国内的水源质量、针对水源污染等无组织污染源的在线监控系统,可对溶解氧、电导率、PH、浊度、温度、ORP、、余氯、气象参数等在线监测,进行24小时在线数据采集和上传通讯,并具有实时报警功能及统计分析报告。

 

二.产品亮点:*浮标式水质监测站

水质浮标监测运用传感器技术,结合浮标体、电源供电系统、数据传输设备组成的放置于水域内的小型水质监测系统可全天候、连续、定点地观测水质,并实时将数据传输到环境物联网云平台。 主要用于河道沿岸水域、湖泊水库的水质监测,自动实时监测目标水域中的水质状况,形成河道水质监测趋势网格化后,有助于形成健全的

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对该水域或下游进行水质污染预报,达到掌握水质和污染物通量,防治水污染事故。

三.测量原理:

 

采用浮标观测技术,可全天候、连续、定点地监测水质情况,并实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四.使用场合:*浮标式水质监测站

河流、水库、湖泊、海洋等水质监测,水华、赤潮及藻类的监测和预警,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生态环境评价等。

五.技术参数

序号

产品名称

技术规格

备注

1

溶解氧

量程:0-20mg/L 响应时间:<5min 耐压:0.4mpa       精度:±1%F.S

 

2

PH值

量程:0-14 PH耐压:0.4mpa

精度:±0.01PH

 

3

浊度

防水等级:IP68量程:0-4000NTU精度:±1%

 

4

电导率

量程:K=10, 2-20 ms 精度:±1%F.S

K=1, 200-2000 us

K=0.1, 20-200 us

K=0.01, 0-20 us

 

5

水温

量程:-55℃~+125℃ 分辨率:0.01℃精度:±0.5℃

响应时间:≤2s

 

6

量程:0-18000ppm  分辨率:0.001PPM  精度:1%

 

7

氧化还原电位(ORP)

量程:-1999-1999mv  分辨率:0.001PPM  精度:±20mv 稳定性:±8mv/小时

 

8

余氯

量程:0-20mg/L  精度:0.01mg/L

 

9

可拓展常规气象参数: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等

 

 

六.系统组成

 

七.技术特点

■ 可监测通用水质五参数(溶解氧、电导率、PH、浊度、温度),还可选配ORP,,余氯,气象参数等

■监测因子可自由组合,含水质、水文、气象、辐射等

■ 聚脲高分子性材料,阻燃耐腐防撞、防生物附着

■ 探头分别安装,避免监测间互相干扰

■ 高浮力/重量比,排水量大于300kg

■ 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欠压、过压、过流保护

■ 低功耗设计,可连续15天阴雨天正常工作

■ 可选配GPS定位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方式(CDMA、GPRS等)

■ 运行周期长、维护量低、承受恶劣气候环境

 .经典案例

  

在找 *浮标式水质监测站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