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JWTX-1型井温井斜组合测井仪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景华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4/5/25 8:16:36
  • 访问次数96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地学仪器研究所是原地矿部上海地质仪器厂转型而成的新型企业,是中国矿业联合会地勘分会、矿山装备分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员单位。主要生产研制地质勘探仪器、综合数控测井仪器、各类测斜仪、实验室仪器、粘度计、公路仪器、石油分析仪器等为主,同时进行计算机行业软硬件的开发。拥有完善的科研生产体系,所生产的仪器设备在中外客户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所检测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个以专家带头,勇于开拓创新的科研团队。近两年研制投产了HQ-2D综合数控测并系统、GZ-2S型灌注桩成孔质星捡测系统、JTL-4OGX光纤陀螺测斜仪、JTL-50A陀战爆测斜仪、JX-3D高精度测斜仪、数字漩转粘度计、自动沥青软化点、沥青布氏旋转粘度计、数控低温沥青延度仪等一系列自动化程度高、特色的高科技产品。发展历程:—九六一年原地矿部上海地质仪器厂成立于上海市安亭镇。一九八五年套微机测井系统在上海地质仪器厂诞生。通过了地矿部和煤炭部联合鉴定并获科技成果二等奖。—九九二年上海地学仪器研究所成立。—九九三年本所研制的ML9600数字测井地面系统,获大庆石油管理局科学进步二等奖。—九九八年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企业。—九九九年企业一次性全面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二零零零年通过《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认定。二零零三年企业—次性全面通过ISO9001 (2000版)质量体系审核。二零零四年应用于地矿、煤田、油田、水文、工程、核工业、冶金等行业的新型HQ-2D综合数控测井系统隆重推出。二零零七年9801轻便测井系统推出。
地质/治金用仪器
概述JWTX-1型井温井斜组合测井仪是一种多用途的组合测井仪
JWTX-1型井温井斜组合测井仪 产品信息
  • 概述

          JWTX-1型井温井斜组合测井仪是一种多用途的组合测井仪。一次下井可以同时测得井温、井温梯度、顶角、方位等多个参数。


          JWTX-1型井温井斜组合测井仪也是一种新型的钻孔空间轨迹测量仪器。 仪器内部装有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和高精度磁场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测量出地球重力和磁场矢量在仪器坐标轴上的分量,计算出仪器的坐标系在大地空间坐标系的位置参数,得到钻孔的空间取向(井斜,井斜方位)。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可以计算出钻孔的弯曲率,偏心率,水平位移,垂距等参数。

          JWTX-1型井温井斜组合测井仪中的全固态传感器,因没有活动机械部件而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增强了仪器的可靠性,并简化了操作,更容易维护。由于井斜和方位的测量精度高,配套软件功能强,处理得到的成果资料多,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建设工程,水文,油田,煤田,地质等领域的钻进检测和指导钻进。

          JWTX-1型井温井斜组合测井仪是在井下直接数字化测量的方法,测量结果在井下完成数字化,减少了信号传输受干扰的可能。是一种技术的测井仪器。


  • 主要技术指标

    1.   仪器电源:直流200V±20%,电流≤20mA

    2.   井温测量范围:0℃~85℃

    3.   井温分辨率:0.025℃

    4.   温度梯度测量范围:0.02℃/m~5℃/m

                                    (测速~600m/H时)

    5.   井斜(顶角)测量范围:0°~30°

    6.   井斜测量精度:±0.1°

    7.   方位测量范围:0°~ 360°(地磁方位)

    8.   方位测量精度:优于±4°(顶角1°~30°时)

    9.   仪器尺寸:Φ40×1075mm

    10.  信号传输:双极性,二进制编码

    11.  仪器耐压:20MPa

    12.  仪器耐温:-10 ~ 85℃

    13.  参数记录零长:井 温:1145 mm

                                井温梯度:1145 mm

                                井 斜: 600 mm

关键词:测量仪器
在找 JWTX-1型井温井斜组合测井仪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