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JTL-40GX(W)-S无缆水平光纤陀螺测斜仪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景华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4/5/25 8:31:08
  • 访问次数244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地学仪器研究所是原地矿部上海地质仪器厂转型而成的新型企业,是中国矿业联合会地勘分会、矿山装备分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员单位。主要生产研制地质勘探仪器、综合数控测井仪器、各类测斜仪、实验室仪器、粘度计、公路仪器、石油分析仪器等为主,同时进行计算机行业软硬件的开发。拥有完善的科研生产体系,所生产的仪器设备在中外客户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所检测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个以专家带头,勇于开拓创新的科研团队。近两年研制投产了HQ-2D综合数控测并系统、GZ-2S型灌注桩成孔质星捡测系统、JTL-4OGX光纤陀螺测斜仪、JTL-50A陀战爆测斜仪、JX-3D高精度测斜仪、数字漩转粘度计、自动沥青软化点、沥青布氏旋转粘度计、数控低温沥青延度仪等一系列自动化程度高、特色的高科技产品。发展历程:—九六一年原地矿部上海地质仪器厂成立于上海市安亭镇。一九八五年套微机测井系统在上海地质仪器厂诞生。通过了地矿部和煤炭部联合鉴定并获科技成果二等奖。—九九二年上海地学仪器研究所成立。—九九三年本所研制的ML9600数字测井地面系统,获大庆石油管理局科学进步二等奖。—九九八年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企业。—九九九年企业一次性全面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二零零零年通过《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认定。二零零三年企业—次性全面通过ISO9001 (2000版)质量体系审核。二零零四年应用于地矿、煤田、油田、水文、工程、核工业、冶金等行业的新型HQ-2D综合数控测井系统隆重推出。二零零七年9801轻便测井系统推出。
地质/治金用仪器
概述JTL-40GX(W)-S水平光纤陀螺测斜仪是为了能适应小直径钻孔质量检测而设计的产品
JTL-40GX(W)-S无缆水平光纤陀螺测斜仪 产品信息
  • 概述

          JTL-40GX(W)-S水平光纤陀螺测斜仪是为了能适应小直径钻孔质量检测而设计的产品。普通测斜仪中使用指南针或磁敏元件通过测量地磁场来确定钻孔方位,在磁性矿地区或在钢管中,由于指南针或磁敏元件能感应的地磁场受到磁性体的影响,钻孔的方位角就不能确定。因此,在磁性较强的环境中测量方位是采用不依赖地磁场的陀螺仪定向。陀螺仪种类很多,JTL-40GX(W)-S水平光纤陀螺测斜仪采用的是水平向光纤陀螺仪,和其它陀螺仪相比,其性能有很大提高。比如框架式机械陀螺仪和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零点漂移较大、寿命较短、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维修费用高。水平向光纤陀螺仪(长寿命)是一种可以敏感地球转速的高灵敏度传感器,使用时无需在地面进行方向校准,它可以自主寻北,得出的方位值就是钻孔倾斜真北方位角,使用非常方便。它虽然价格较贵,但具有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零点漂移小、寿命长、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JTL-40GX(W)-S水平光纤陀螺测斜仪顶角测量采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和其它类型传感器相比有精度高,性能稳定等特点。JTL-40GX(W)-S水平光纤陀螺测斜仪是目前钻孔弯曲测量的好设备,是采用真北方式测量方位的陀螺测斜仪。自寻北陀螺测斜仪是目前能在任何地区(南北半球均可)、任何场合(磁性,非磁性,裸孔,套管孔,钻杆中)应用的测斜仪。
  • 主要技术指标

    1. 顶角范围:60º~120º  测量精度为±0.1º;分辨率:0.01º

    2. 方位测量范围:0º~360º 测量精度: 优于±2º(纬度0º~±45º)在正东正西两侧±10范围,方位误差5°以内。

    3. 测量方式:点测(推荐)

    4. 寻北时间:≤ 200

    5. 测量深度:2000

    6. 地面仪电源:交流220V±15%;频率50Hz;电流 ≤ 1A   

    7. 地面仪工作环境:温度:-10~+50℃;湿度:≤90%    

    8. 井下仪工作环境:温度:-10~70℃;压力:20MPa

    9. 井下仪外形尺寸:Φ40×1500mm;重量:10kg

    10. 井下仪输出信号:双极性±12V脉冲编码

在找 JTL-40GX(W)-S无缆水平光纤陀螺测斜仪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