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米特ST系列电磁隔膜计量泵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拓跃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广州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25/2/18 9:07:16
  • 访问次数2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广州拓跃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是意大利SEKO公司成员,是驻中国服务点和总库存点。SEKO公司从事计量泵及流体投药系统的生产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覆盖清洁和卫生行业、水处理行业、工业和过程应用三大领域。主要品种有INVIKTA、TEKNA、Maxima系列电磁隔膜式计量泵;SPRING系列—PS1、PS2型马达驱动柱塞式计量泵,MS1、MS0型马达驱动机械隔膜式计量泵;PH/ORP在线控制仪器、一体化加药装置、流体投药系统、相关配件等。以质量服大众,以诚信走天下,这是拓跃的服务宗旨.诚邀全国各经销商,研究院和环保工程公司加盟.高品质的服务是我们对客户的回报,优质的产品,优惠的价格和完善的售后技术指导是我们永远的承诺!我公司一惯秉承质量优、信誉*的优良传统,客户对我们信赖是公司生存的基础!
计量泵
米特ST系列电磁隔膜计量泵
米特ST系列电磁隔膜计量泵 产品信息

美国米特MITER电磁隔膜式计量泵

米特ST系列电磁隔膜计量泵

米特ST系列电磁隔膜计量泵选型表

型号 (ST)

流量
(L/H)

出口压力
(Bar)

功率 (W)

冲程数/每分钟
(SPM)

重量
(KG)

ST005D

0.5

10

220V
50Hz,16w

120

2.5

ST01D

1

7

220V
50Hz,16w

120

2.5

ST02D

2

7

220V
50Hz,16w

120

2.5

ST03D

3

7

220V
50Hz,16w

120

2.5

ST06D

6

7

220V
50Hz,16w

160

2.5

ST10D

10

2

220V
50Hz,16w

180

2.5

ST15D

15

1

220V
50Hz,16w

180

2.5

ST系列电磁隔膜计量泵

通用参数


重复计量精度:在操作范围内2%
环境温度:-10~45
介质粒度:小于1mm
介质粘度:小于800mm/S2
电源:220V50HZ-10%,+10%
功率:16W
绝缘等级:F
防护等级:1P65
定时时间:0.5-100小时

材质表

隔膜:PTFE
泵头:PVCPP
单向阀:PVCPP
底阀过滤器:PVCPP
喷射阀:PVCPP
软管:PVCPEPTFE
密封件:EPDMFPMPTFE
安装尺寸


安装
1、泵的安装
1)
在药桶或支架上用螺栓和垫片固定计量泵。
2)
安装时计量泵的进出口要保持垂直。
3)
入口管线的垂直距离不要太长,要在计量泵的吸程范围内;入口管线的低阀要和药桶有一定的距离。
4)
连接排液管线和注射阀,被加药点的压力比药液的静压小时要加背压阀或防虹吸阀。
2
、软管连接
1)
在软管上套上管接螺母和卡块。
2)
把管嘴插入软管,如有必要可稍微扩大软管断口。
3)
把管接螺母拧到接头上。
3
、电源连接
1)
将电源插头插到电源插座上。
2)
电源电压要保证和计量泵标牌上的电压一致。
4
、启动
1)
根据需要设定定时时间和冲程频率启动计量泵。
2)
松开计量泵出口的管接螺母。
3)
计量泵排出液体后拧紧管接螺母。

安装

1、泵的安装
1)
在药桶或支架上用螺栓和垫片固定计量泵。
2)
安装时计量泵的进出口要保持垂直。
3)
入口管线的垂直距离不要太长,要在计量泵的吸程范围内;入口管线的低阀要和药桶有一定的距离。
4)
连接排液管线和注射阀,被加药点的压力比药液的静压小时要加背压阀或防虹吸阀。
2、软管连接
1)
在软管上套上管接螺母和卡块。
2)
把管嘴插入软管,如有必要可稍微扩大软管断口。
3)
把管接螺母拧到接头上。
3
、电源连接
1)
将电源插头插到电源插座上。
2)
电源电压要保证和计量泵标牌上的电压一致。
4、启动
1)
根据需要设定定时时间和冲程频率启动计量泵。
2)
松开计量泵出口的管接螺母。
3)
计量泵排出液体后拧紧管接螺母。

一体化絮凝投加装置、全自动溶配药系统、水处理消毒系统、水质分析仪器仪表及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多个行业的技术服务

在找 米特ST系列电磁隔膜计量泵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