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UTRID-16 宽屏温度记录仪 WHO PQS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柏诚佳通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北京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25/2/22 8:37:00
  • 访问次数3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北京柏诚佳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仪器仪表供应商。公司代理国内外多家*仪器仪表(美国DWYER、BENTLY、Smar、FLUKE、等, 日本KANOMAX、德国Testo、瑞士HUBA,奥地利E+E、加拿大Sailsors、中国台湾LUTRON、芬兰VAISALA)等,柏诚佳通公司提供近万种有关压力、流量、温度、湿度、记录、分析测量控制、物位(液位)和实验室仪器等产品,它们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楼宇自控、工业自动化、环保、洁净工程、医药、电厂、石油、化工、水处理,锅炉、压缩机、冷冻制冷设备、食品、轻工业等领域.为广大用户提供较早的科技产品、*的解决方案,Z有效的技术支持、Z完善的售后服务。

柏诚佳通公司提供近万种有关压力、流量、温度、湿度、记录、分析测量控制、物位(液位)和实验室仪器等产品
LogTag UTRID-16提供了一种通过屏显可快速查看当前、过去温度和报警数据的方式, 并可自动生成一个详尽的PDF温度报告.整个过程, 无需任何额外的配件, 也无需借助任何额外的软件.【入围WHO PQS E006/076产品】
UTRID-16 宽屏温度记录仪 WHO PQS 产品信息
产品型号 UTRID-16 【入围WHO PQS E006/076产品】
测量量程 -25°C ~ +60°C (-13°F ~ +140°F)
操作温度 -25°C ~ +60°C (-13°F ~ +140°F)
储存温度 0°C ~ +40°C (-32°F ~ +104°F)
精确度 优于±0.5°C (±0.9°F) 在 -20°C ~ +40°C (-4°F ~ +104°F)
优于±0.7°C (±1.3°F) 在 -25°C ~ -20°C (-13°F ~ -4°F) & +40°C ~ +60°C (+104°F ~ +140°F)
仪器实际性能通常高于上述值, 具体请见上述额定精确度图表
当仪器再校准时,精确度会进一步提高!
显示精度 0.1°C (0.1°F)
请见技术参数书中额定原始分辨率图. LogTag Analyzer® 目前支持显示℃或℉小数点后一位
反应时长 通常短于7分钟 (T90) 在流动空气 (1m/s) 下,且符合EN12830:1999
内存容量 16,129 组温度读数(112 days @ 10分钟取样, 168 days @ 15分钟取样)
数据记忆 (用于LCD屏展示): /温度值和报警持续时间
取样间隔 30秒~18小时, 可调整
启动方式 按键启动,或者定时启动(时间日期启动). 延时启动最长可设72小时
记录状态 “REC”在 LCD上显示
报警设置 最多可设三组高温报警和三组低温报警
下载时长 内存记满(16,129个读数)状态下通常小于30秒【从记录仪插到电脑到自动生成PDF温度报告】
通常小于10秒 【从记录仪插到电脑到LogTag® Analyzer 展示LTD格式文件(若有设置的话)】
防护等级 IEC 60529: IP64 含USB帽
电池电源 3V CR2032电池 (电池可更换)
电池寿命 通常为1年(6分钟取样间隔, 数据在显示屏上的查看频率为每日1次,每次不超过30秒,每月下载1次) 
如果记录仪不使用的时候仍然放置在标准的存储温度范围内
当电量过低时, 显示屏会有低电量提示标识
实时时钟 内置实时时钟
时钟精度±25ppm@25°C(相当于2.5秒/天) 
额定温度协同系数-0.034±0.006
数据接驳 USB 2.0, Type A型接口
所需软件 PDF阅读器, LogTag® Analyzer 2.8或更高版本
PDF报告 1页温度行程和报警摘要 + 多页报告报告含温度读数、日期和时间
产品尺寸 93mm(H) x 54.5mm(W) x 8.6mm(T) 含USB盖的的尺寸
产品重量 39g
外壳材质 聚碳酸酯(树脂)
产品认证     

 

 

温度精确度图 

湿度精确度图

 

可选配件(另购)

可选配件(另购)

PE保固盒

WM壁挂托架

 

关键词:记录仪
在找 UTRID-16 宽屏温度记录仪 WHO PQS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