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O3)是强氧化剂、杀菌消毒剂、脱色剂和除臭剂。臭氧技术是治理环境和水质污染的关键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环境科学四大关键技术之一,普遍应用于空气、水体中各种有机物去除、杀菌、除臭等方面。
技术核心原理
该技术的核心环节是通过特定的电场实现无声放电而产生大量的臭氧气体,在此过程中,高能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发生一系列基无物化反应并将气体激活,产生多种活性自由基,从而对多种有害物质、细菌病毒等发生催化、氧化和分解,而转为无毒的副产物,达到净化空气和水质的目的。
技术应用
在水处理方面主要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过程中杀菌、除臭、溶解性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去除。
臭氧应用特点:
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
对细菌,病毒、芽胞、软体微生物等有强的杀灭作用;
氧化溶解性有机物,降低水中BOD、COD;臭氧的原料取自空气中的氧,完成工作后又还原成氧,增加水中溶解氧,没有二次污染;
可改善水的理化性质,有良好的脱色、除臭、除异味作用;
用臭氧消毒杀菌不会产生有毒的致癌有机卤化物副产品,不存在任何对人畜有害的残留物。
技术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在臭氧高级氧化法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AOTs) ,也叫高级氧化过程(AOPs) ,就是通过臭氧氧化与各种水处理技术组合,形成氧化性更强、反应选择性较低的羟基自由基(其氧化还原电位2.80 V) 。臭氧高级氧化法与常规水处理方法比较,具有显著的特点,如对于生物难降解物质处理效果好、降解速度快、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无二次污染、浮渣和污泥产生量较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在食品、制药、石油石化、印染、钢铁、供水等行业。
技术存在问题难点
臭氧由于其在水中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2.07 V,仅次于氟,位居第二) ,常用来进行杀菌消毒、除臭、除味、脱色等,在饮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单独使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臭氧与有机物的反应选择性较强,在低剂量和短时间内,臭氧不可能全矿化污染物,且分解生成的中间产物会阻止臭氧的进一步氧化。另外臭氧的发生成本高,利用率偏低,导致处理费用高。因此对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和氧化能力这方面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的热点。
新技术进展
国内有公司在研发旋流溶气气浮的基础上,又创造性进将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引入其中,形成臭氧高级氧化和旋流溶气气浮高效组合技术,该技术为国产厂商自主研发技术,具有技术水平,目前已获得70多项国内外。
该厂商在臭氧高级氧化和旋流溶气气浮高效组合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出臭氧高级氧化旋流溶气气浮一体化装置(CDOF),该装置集中了超声波催化臭氧氧化、化学絮凝、水力空化、旋流、溶气气浮等众多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臭氧利用率,加快臭氧氧化反应,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地降低水中污染物(难降解有机物、溶解油、脱色等);同时通过臭氧氧化和絮凝作用,使得旋流溶气气浮能够有效去除胶体状和溶解态溶解性有机物(单纯靠气浮无法去除)的同时,大幅提高了旋流溶气气浮分离效果,实现对各种难处理废水中多种污染物高效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