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北京清水蓝天 低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

参考价100000-350000/套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清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其他品牌
  • 型       号QS-DP1000
  • 所  在  地北京市
  • 厂商性质代理商
  • 更新时间2025/5/14 15:36:38
  • 访问次数13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北京清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环保技术、环保设备的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美国赛博特高效扫频装置、赛博特电离净水装置,网式自清洗过滤,高速砂滤器等设备的销售;污水、循环水水处理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项目总承包及运营管理;水处理环保节能仪器及设备的销售。业务涉及冶金、钢铁、电力、化工、轻工、市政、民用建筑等领域。

作为一个环保型的科技企业,清水蓝天科技吸取了国内外众多的*知识和管理精华,使自身成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该队伍具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且在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中,形成了“人才、技术、诚德为本、专业化管理、以创新为己任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

 

 

水处理器,环保设备
型号 QS-DP1000 循环水量 1000m3/h
发射器数量 6个
在北京清水蓝天 低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的作用下,循环冷却水中的细菌、藻类的种群将会逐渐消亡,可以起到杀菌抑藻的作用。
北京清水蓝天 低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 产品信息

北京清水蓝天 低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


特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是一种采用物理方法的新型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防腐蚀、杀菌抑藻处理设备,而且运行维护方便,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

特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是一种零药剂、高度集成的纯物理法循环水处理设备。

运用特定频率范围的交变脉冲电磁波对循环水进行处理,水能够很好地响应这种电磁波。有效地给水赋能,激励水分子产生共振,增强水的内部能量,促使在冷却水中形成无附着性的文石及在钢铁表面形成磁铁层,解决结垢和腐蚀问题。这种电磁波能对处于处理区的微生物产生影响,影响细菌新陈代谢,拟制微生物滋生繁殖。

【工作原理】

特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是采用变频电脉冲法处理循环冷却水的设备。变频电脉冲法是由一台计算机化的控制箱和发射器组成的电磁装置,该设备发送一个复杂的调制波形频率击中水分子及水垢分子的谐振频率,使它们失去其粘合性能,同时以0-3000Hz以下的固有频率范围扫描流动介质,并由此产生振荡场。这一感应的振荡场提供必要的分子搅拌,以预防和除去水垢。

北京清水蓝天 低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 

【水垢形成机理】

水垢的形成与矿物质的溶解度有关。如果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超过其饱和溶解度,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就会析出,形成水垢晶体并黏附在器壁上生成水垢。与此同时水垢也不断地被水溶解成离子重新回到水中。当离子析出形成水垢的速度快于水垢溶解成离子的速度时,水垢会逐渐增多。反之,水垢会逐渐减少。

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晶体在水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方解石,该种晶体的粘附性很强,晶体颗粒比较大,接触面积也大,即通常所说的能降低换热效率的硬水垢。另一种是文石,该种晶体的粘附性很弱,晶体颗粒小,接触面也小,在水中一般呈疏松状态。

阻垢的目的就是避免换热器表面形成硬垢。

【阻垢原理】

特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通过发射器向水体中发射0-3000Hz的电磁波。水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由于带有电荷,在交变的磁场中将会交变的加速运动。

这种低频电磁波增加了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相互碰撞的几率,使碳酸钙垢提前形成水垢结晶核而析出。在该种条件下提前析出的水垢为比较疏松、粘附力较弱的文石结晶。

装置能使细菌、藻类与生物膜滋生区分离,促使生物膜逐渐消亡。

【防腐原理】

此外,在0-3000Hz特频电磁波的作用下腐蚀产物氢氧化亚铁铁( Fe( OH )2) 被激发并生成致密的四氧化三铁( Fe3O4 ) 薄膜,可以有效隔绝循环冷却水和裸露的金属表面,有效防止腐蚀现象的发生。

【杀菌灭藻原理】

0-3000Hz特频电磁波的作用下,循环冷却水中存在的细菌、藻类的新陈代谢将会抑制,遗传物质的复制会被干扰。在低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的作用下,循环冷却水中的细菌、藻类的种群将会逐渐消亡,可以起到杀菌抑藻的作用。

水藻、菌类等均须依附在某一物体上才能开始辅食、繁殖。低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能够避免换热器管壁形成水垢等生物附着区,使水藻、细菌分散在循环冷却水中,从而不能形成大量的生物膜。改装置能使细菌、藻类与生物膜滋生区相分离,促使生物膜逐渐消亡。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北京清水蓝天 低频电磁波水处理装置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