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VTD401图像处理显微硬度计系统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沃威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北京市
  • 厂商性质代理商
  • 更新时间2025/5/20 10:15:39
  • 访问次数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北京沃威科技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硬度测量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合作引进德国、美国硬度测量技术,将传统的硬度测量原理与现代的数字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控制和软件技术相结合,合作开发出符合标准,并适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布氏硬度测量系统,自动布氏硬度测量系统,数显布氏硬度计,全自动数显洛氏硬度计,全自动数显表面洛氏硬度计,为传统的硬度测量带来新的革命。

    公司同时代理原装德国、美国硬度计产品,进口硬度块,硬质合金球,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冶金业、锻轧钢、金属铸造、金属热处理、模具制造、航空航天、计量鉴定、理化检验、高等院校、设备验收、实验室改造等方面。


    本公司拥有一批*从事硬度专业测量的专家队伍以及海外留学人员,曾参加多项国外硬度计技术的研发,在为您提供性能优异硬度仪产品的同时,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标准查询、特殊零件及工艺硬度测量解决方案设计、故障分析等服务。 

   用我们专业的团队,专注的研究,为您提供品质的产品,和专家级的技术服务。


硬度计、探伤仪等无损检测设备
VTD401图像处理显微硬度计系统
VTD401图像处理显微硬度计系统 产品信息
 
 显微维氏硬度计系统图片介绍

简介


   此显微维氏硬度计系统由数显显微硬度计VTD401CCD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特点


硬度计通过工业级彩色高清晰数字摄像头采集系统,把压痕采集到计算机屏幕上,使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 既可以测量硬度,又可测量硬化层、涔氮层深度等;
▲ 可保存压痕图像;
▲ 显微硬度计可出具曲线报告;
▲ 压痕测量自动/手动测量两种方式;

系统组成


▲ VTD401数显显微维氏硬度计
▲ CCD图像采集系统;
▲ 硬度测量及数据处理软件;
▲ 计算机;

配置清单


数显显微维氏硬度计VTD401

 HVS-1000数显显微硬度计介绍图片

简介


    VTD401显微维氏硬度计是精密机械技术和光电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显微维氏和努氏硬度计。
    此显微维氏硬度计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直观性。

特点


▲ 数字编码器,自动确认对角线长度;(进口编码器,只需轻轻一点即可精确显示硬度值)。
▲ 具有硬度转换功能;可以转换成布氏、洛氏、表面洛氏等。
▲ 精密的涡轮杆升降系统,升降更稳定,可实现轻松对焦。
▲ 精密的滚珠定位系统,重复定位更准确。
▲ 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系统;可更换的卤素灯泡,亮度可调,使视觉更舒适。
▲ 打压动画显示:能清楚地看到打压的每个进程(压头压降、真正在保载、压头上升、打压完成)
▲ 工业液晶屏上可直观显示硬度值,换算硬度,试验方法,试验力,保荷时间,测量次数,试验过程直观明了;
▲ 可选配打印机,可将测量次数,硬度值,平均值,值,最小值等数据打印出来供客户存档。
▲ 具有双光路通道,可加配CCD图像处理系统;
▲ 测量范围:5~3000HV

应用范围


● 钛及钛合金、不锈钢等黑色金属等;
● 钢铁、有色金属、集成电路晶品;
● 焊接或沉积硬度;
● 热处理效果检验;
● 渗碳层和淬火层硬化深度;
● 薄型塑料、金属箔片、涂层、镀层、硬化层、层状金属;
● 样品测试、质量控制
参数项 VTD401
硬度标尺 维氏和努氏
测试力 10-25-50-100-200-300-500-1000gf
试验力控制 自动( 加载/保荷/ 卸载)
符合标准 符合EN-ISO 6507、ASTME384&E92和JIS标准、GB/T4340
保荷时间 1-99秒
转塔 手动
目镜放大倍数 10X
物镜 10X、40X
总放大倍数 100X(观察)、400X(测量)
测量范围 200μm
分辨率 0.25μm
光通道 可双向切换:目镜/CCD
滤光镜 绿色、蓝色
光源 卤素灯、可调
显示 硬度值、对角线长度、试验力、保持时间、硬度转换值、测试次数
试件高度 90mm 
中心线处深度 120mm 
XY试台 100×100mm
XY试台移动距离 25×25mm
XY试台最小位移 0.01mm
电源 AC220V,50/60Hz
主机重量 约40Kg

部分操作界面



在找 VTD401图像处理显微硬度计系统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