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净水设备通常集絮凝、沉淀、排污、反冲洗、集水过滤等工艺于一体,无需人员操作即可达到单体全自动运行,它将混凝、沉淀等多项工艺融合,自动化程度颇高,不仅适应不同水质与水量,高效节能、占地少 ,而且广泛应用于生活与工业用水处理领域。当地厂家研发和售后实力强劲,从设备交付到长期稳定运行,都能提供有力保障。
工作原理
混凝池:投加混凝剂的原水由进水管进入混凝池,通过特制搅拌机搅动,使水中悬浮物和混凝剂充分接触反应形成矾花。与一般采用涡流反应的净水装置相比,该设备不受水量变化影响混凝效果。
沉淀室:经混凝形成矾花的水流到沉淀池内,采用斜管沉淀法,经过梯形斜板沉淀室完成固液分离,沉淀下来的污泥排入泥斗。过滤池:沉淀后的水流到过滤池过滤,滤池结构一般底部为布水管,中部为石英砂,上部为无烟煤。过滤速度通常为 10m/h,清水流到清水池内消毒处理后可饮用。过滤池反冲周期约为 12 小时,反冲时间为 5 - 10 分钟。生活一体化净水设备
一体化净水设备工艺说明
1、凝结反应区:
经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入一体化净水器,进入装置底部的配水区,净水器的进水为底部配水区进水,穿孔管布水,确保设备布水均匀,并且每一个微孔处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喷出,使絮状污泥与原水中的细小矾花充分接触,前级混合后的原水在污泥的吸附作用下,进行混凝反应,通过剩余污泥的循环回流,进行絮凝反应,使进水与污泥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污泥的凝结效率,使原水中的小矾花凝结成较大的矾花,为斜管沉降创造有利条件。
2、斜管沉淀区:
沉降区分为上下两部份,通过改变上下两层的斜管的孔径,提高水力梯度值,依据浅层沉淀理论,设置了斜管加速沉降,下部反应区快速形成的大颗粒状絮体,在两层斜管之间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将会增加小颗粒絮体间的接触机会,在流经上层斜管时,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形成的絮状体悬浮物在一层斜管区进行整流,一层斜管起均匀布水及导流作用,经充分反应后絮状水体沿二层斜管倾斜方憧憬流动,进入沉降区进行固液分离,沉积下来的污泥在重力及水流推力的作用下,沿斜管倾斜方憧憬下滑落。
3、污泥区:
斜管沉淀区沉淀的污泥通过水力的推流及自然沉降,部份经水力推动进入污泥区,部份污泥回流进入高浓度混合反应区,为保证污泥区排泥的性,每套净水器污泥区均设有电动排泥系统及辅助排泥装置。
4、排泥系统:
净水器排泥系统由4套电动排泥阀组成,排泥管采用穿孔管结构,沿污泥区底部设置,用于排泥时污泥区的搅动,以利于污泥的排净。系统排泥按设定的时间程序进行,每周期每格污泥区排泥1一3min(排泥时间可调)。
5、集水及滤池配水区:
在沉淀池的高位水箱采用堰板集水,汇入集水槽,使系统集水均匀。斜管区集水槽设有5套配水管,分别进入5个滤池,每一个滤池的进水配有进水手动调节阀,可对每一个滤池进水流量进行手动调节及设定。
6、过滤系统:
高位水箱水体由配水槽通过配水管分配进入各个过滤室,通过U形水封器配水,并由上而下通过滤料层,滤后水由滤池的连通管在重力作用下至滤室顶部的清水室。清水室出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工业水池。
7、滤池虹吸反冲洗系统:
每一个滤室均配有1套虹吸反冲洗系统,过滤系统的反冲洗排水通过重力虹吸原理,通过设定的水头损失值形成虹吸,利用过滤室清水室的净水及滤后水自动进行反冲洗。生活一体化净水设备
斜管沉淀区出水经滤料层过滤一定时间后,由于滤料层的运行阻力逐渐增大,虹吸上升管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上升至虹吸辅助管位置时,虹吸管空气随着虹吸辅助管排水,形成负压,将虹吸管空气不断带走,使虹吸上升管及虹吸下降管的水位接通即形成虹吸,过滤室上室清水在清水层的静压及真空吸引下迅速反冲洗,装置清水按照正常运行路径反方向返回,当清水经过滤料层时即开始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滤室的反洗强度通过排水管管口的锥形调节板来调整,设定反洗强度及反洗时间,每次反冲洗历时4~6分钟。反洗强度为14一16L/m2.s。
该净水器设备从反应、絮凝沉淀、集水、配水、过滤、体反洗、排泥等一系列运行程序,均为全自动运行。
适用范围
生活饮用水处理:适用于水浊度小于 3000mg/L 的各类江、河、湖、水库等为水源的农村、城镇、工矿企业的水厂,作为主要净水处理装置。
工业用水预处理:可作为高纯水、饮料工业用水、锅炉用水等的前置水处理的预处理设备,用于各类工业循环水系统,提高循环用水水质。
污水处理与回用:可用于中水回用,以污水厂出水为水源,作日用水的处理设备,还可用于煤矿尾矿水、洗煤水等工业废水的水质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