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玉米小麦容重器/GHCS-1000小麦玉米容重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杭州麦哲仪器有限公司(原杭州大成光电)
  • 品       牌
  • 型       号GHCS-1000
  • 所  在  地杭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2/13 8:04:56
  • 访问次数623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杭州麦哲仪器有限公司(原杭州大成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小麦粮油检测仪器的公司,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支在仪器技术方面具有丰富开发能力的团队,在吸收*进技术的同时,结合国内的实际,*致力于小麦粮油检测仪器的研发、设计、制造,产品遍及全国并远销东南亚各国。


我公司始终坚持“质量*、诚信*、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时刻关注行业内相关检测的新标准、及时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并努力提高公司产品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继续完善公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


业精于专,方显*!我们将进一步集中企业优势,以更*的产品,更过硬的质量,更优惠的价格,更全面的服务来赢得您*的青睐。


主要产品有:


面筋测定仪;面筋指数测定仪;面筋烘干仪;粮食粘度测定仪降落值测定仪智能白度测定;油脂烟点仪;磁性金属物测定仪;旋风式粉碎磨;锤式旋风磨;罗维朋比色计;圆形验粉筛;小麦硬度计。


面筋数量和质量测定仪,面筋指数测定仪,面筋烘干仪,粮食粘度测定仪,降落值测定仪,智能白度测定仪,油脂烟点仪,磁性金属物测定仪
玉米小麦容重器又被称为小麦玉米容重器,是测定小麦玉米容重的仪器。GHCS-1000小麦玉米容重器用了高密度、可靠性高的进口贴片元件,使内部结构空间更节省,是粮食收购、储藏、加工等部门的得力助手。
玉米小麦容重器/GHCS-1000小麦玉米容重器 产品信息

仪器名称:玉米小麦容重器/GHCS-1000小麦玉米容重器

仪器型号:GHCS-1000

仪器简介:
    容重是粮食收购的必检项目之一,本产品是根据LS/T3701-1993《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标准及标准中“引用标准”和GB1353-2009《玉米》新国标中测量粮食容重要求而研制。该产品通过标准要求测量粮食的容重并制定其等级,所以对粮食收购、储藏、加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玉米小麦容重器/GHCS-1000小麦玉米容重器用途:  
    本产品广泛应用于小麦、稻谷、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的容重测量。
性能特点:
    1、考虑到实际适用情况和适用于不同工作地点,方便不同的使用者携带和使用,全国*具有“充电特性”的谷物容重器;
    2、产品采用了高密度、可靠性高的进口贴片元件代替传统的电子元件部分,使内部结构节省元器件安装的空间;
    3、采用*的电子称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在显示称重结果的同时自动打印测试结果;
    4、机械部分经过精心选材和细心加工,*的外部色调,使外型更加新颖、美 观;
    5、本产品还具有操作及系统设置简单,精确度高、测量快速等特点及优点。
技术说明:
    1、根据计算机技术分为带打印和不带打印两款谷物电子容重器;
    2、根据产品充电设计分为带充电和不带充电两款谷物电子容重器;
    3、根据谷物电子容重器产品测量品种分为小颗粒(料斗直径30mm)、大颗粒(料斗直径40mm)和两用型三种测量仪器;

电子容重器型号及功能对比表:

GHCS-1000


 

小颗粒谷物电子容重器

 

 

GHCS-1000(P)

 

 

 小颗粒谷物电子容重器(带打印)

 

 

GHCS-1000A 

 

 

 大颗粒谷物电子容重器

 

 

GHCS-1000A(P)

 

 

 大颗粒谷物电子容重器(带打印)

 

 

GHCS-1000L  

 

 

 两用谷物电子容重器

 

 

GHCS-1000L(P)

 

 
 两用谷物电子容重器(带打印)

技术参数:
1、zui大工作称量:1000±2g
2、zui小工作称量:100g
3、分辨率:1g
4、容重筒容积:1000±1.5ml
5、工作电压:220V
6、功    率:10W
7、工作环境要求
8、环境温度:5-40℃
9、相对湿度:<90%RH

更多仪器请见:http://www.grain17.com/yq_class/yq_273_1.html

在找 玉米小麦容重器/GHCS-1000小麦玉米容重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