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首页>技术交流

电压击穿试验仪试验结果反映出什么问题呢?

2016年01月11日 17:27来源: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2156

为什么要进行电压击穿测试:
  
  电介质强度测试亦称hipot测试大概是zui多人知道的和经常执行的生产线安全测试。实际上,表明它的重要性是每个标准的一部分。hipot测试是确定电子绝缘材料足以抵抗瞬间高电压的一个非破坏性的测试。这是适用于所有设备为保证绝缘材料是足够的的一个高压测试。进行hipot测试的其它原因是它可以查出可能的瑕疵譬如在制造过程期间造成的漏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够。进行型式测试的时候hipot测试是在某些测试(譬如失效潮态及振动测试)之后进行来确定是否因为这些测试造成绝缘的退化。但是,日常生产进行的hipot测试是制造过程中的测试来确定是否所生产的产品的结构是与型式测试所用产品的结构相同。电压击穿试验仪一些由生产流程造成的缺陷可以通过在线hipot测试检查出来,例如变压器绕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小。这样的故障可能起因于绕线部门的一名新操作员。其它例子包括检查绝缘材料的针孔瑕疵或发现一个过大的焊点。大多数安全标准使用2xU+1000V的惯例作为基本的绝缘材料测试的依据这里的U是操作电压(rms值)。这个惯例仅仅作为一个指导对于个别标准特别是IEC60950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表格来定义根据测量到的实际工作电压来确定确切的测试电压
  
  1.至于使用1000V作为基本惯例的原因是产品的绝缘材料在日常使用中可能承受瞬间过电压。实验和研究表示这些过电压通常高达1000V。测试方法:高压通常是应用的在横跨被测试绝缘材料的二个部件之间譬如测试设备(EUT)的一次侧电路(PrimaryCircuit)和金属外壳。如果绝缘材料在两个部件之间是足够的那么加在两个由绝缘体分离的导体之间的大电压只能产生非常小的电流流过绝缘体。虽然这个小电流是可接受的但是空气绝缘或固体绝缘不应该发生击穿。因此需要注意这个电流是因为局部放电或击穿的结果而不是由于电容联结引起的。

 

 

击穿电压:高分子材料在一定电压范围内是绝缘体,当在材料上施加的电压逐渐增加,致使材料zui薄弱点失去绝缘能力而产生电弧材料被破坏。此时的zui大电压称为击穿电压。我们把击穿电压和此时材料的厚度比称为介电强度也称为电气强度。
  
介电强度:试样击穿时,单位厚度承受的击穿电压值,单位为kv/mm或Mv/m。有时也称为电气强度或击穿强度。通常介电强度越高,材料的绝缘质量越好。介电强度是表征了材料所能承受的zui大电场强度,是高聚物绝缘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

 

 

塑料的电击穿机理:介电击穿机理可分为电击穿、热击穿、化学击穿、放电击穿等,往往是多种机理综合发生。通常把不随温度变化的击穿称为电击穿,把随温度变化的击穿称为热击穿。热击穿的外部表现是介电强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与施加电压作用的长短有关;与电场中产生的热量大于它能散热的热量,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温度升高导致其电阻下降,流经试样电流增大,产生的热量更多,如此循环不已,致使介质转变为另一种聚焦态,失去耐电压能力,材料被破坏。电击穿的特点是介电强度与周围介质的电性能有关;击穿点常常出现在电极边缘其至电极以外。

 

 

媒质电性能影响;高压击穿试验往往把样品放在一定媒质(如变压器油)中,其目的是为缩小试样尺寸防止飞弧。但媒质本身的电性能对属于电击穿为主的材料有明显影响,而以热击穿为主的材料影响极小,故标准中对奥球油的击穿电压VB>=25kv/2.5mm。

 

 

 

电压击穿试验仪技术指标:

01、输入电压: 交流 220 V

02、输出电压: 交流 0--100 KV ;

               直流 0—100 KV

03、电器容量: 10KVA

04、高压分级: 0-100KV

05、升压速率:0.01-5.0kv

 

 

电压击穿试验仪满足标准:

GB1408-2006 GB/T1695-2005 GB/T3333  HG/T3330 /GB12656 /ASTM D149 .

      GB1408-200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

      GB/T1695-2005 硫化橡胶工频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强度试验

      GB/T3333 电缆纸工频电压击穿试验

      HG/T 3330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

      GB12656 电容器纸工频电压击穿试验

       ASTM D149 固体电绝缘材料在工业电源频率下的介电击穿电压和介电强度试验

 

标签:

电压击穿试验仪

介电击穿强度试验仪

耐电压强度击穿试验仪 

关键词:变压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编辑精选

更多


宣传样本推荐图书

旗下子站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 兴旺通| 产品分类浏览|产品sitemap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加盟热线:0571-87759904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