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CST-307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天宇华测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北京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7/7/23 7:50:44
  • 访问次数1088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北京天宇华测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专业从事自动化仪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在研发、生产、销售领域汇集了一批高素质的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并与中科院、航天部、*等大型科研单位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还引进了*的生产、标定及检测设备,严把质量关,以保证把高质量的产品提供给客户。

公司宗旨:
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客户需求开发、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等*的优质服务。

主营产品:
◆ 工业用压力传感器、变送器;
◆ 微差压、差压、HART协议智能压力变送器;
◆ 特殊用途压力传感器、变送器;
◆ 扭矩传感器、变送器系列
◆ 温度传感器、变送器;温湿度传感器、变送器;
◆ 流量传感器、变送器
◆ 称重传感器、变送器
◆ 位移传感器、变送器
◆ 各种配套智能显示控制仪表及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承诺:
售前: 销售工程师了解用户需求,介绍公司产品,制定可行性方案。
售中: 设计工程师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制定设计方案。专业技术工程师进行
快捷的现场安装 、调试、培训。
售后: 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定期进行产品质量跟踪询访,了解产品运行情况,
建立详尽的用户档案。及时快速处理出现的问题,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
 

压力变送器,扭矩传感器,液位计,温度传感器,自动化控制仪表,称重传感器,流量计,位移传感器,自动化测量系统
精度高,稳定性好;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不需反复调零即可连续传递正反转扭矩信号;
CST-307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 产品信息

CST-307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
一、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特点:

本系列扭矩传感器是在标准测扭应变传感器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专门传递扭矩参数的信号耦合器。CST-307高速小量程动态扭矩传感器是CST-30系列扭矩传感器的无轴承高转速小量程.
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具备:
1.扭矩测量功能;能源及信号非接触传递功能,3输出信号数字化功能.
2.
可以传递静止扭矩信号、旋转扭矩信号、动态扭矩信号、静态扭矩信号,
3.
传递信号时与是否旋转,转速和转向无关。可以适应长时间,高转速运转。
4.
精度高,稳定性好;
5
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
6.
不需反复调零即可连续传递正反转扭矩信号;
7.
没有集流环等磨损件,可以高转速长时间运行;
8.
抗干扰性强;
9.
可任意位置,任意方向安装;
二、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技术指标
1.量程范围:0.1,0.2,0.5,1.0,2.0,5.0·m
2.
:.5%·S;
3.
适用转速10000/分以下.
4.
环境温度:0℃-0
5.
频率响应:100 μs
6.
自重=0.8Kg
7.
输出信号: 0-12v方波频率; 零扭矩:10 KHZ ; 正向满量程:15 KHZ ;反向满量程:5 KHZ负载电流<10mA.
8.
信号插座 : (1)0V. (2) 15V. (3)-15V. (4)(5)扭矩信号.
三.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安装
1CST-307高速小量程动态扭矩传感器由静止外壳和旋转柱两部分组成.
2
.将静止外壳套在旋转柱的外侧.
3
.将旋转柱的两端通过法兰联轴器分别与动力或负载联接.
4
.静止外壳固定在基座上,调整间隙,保证静止外壳与旋转柱之间不可接触!
四、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信号处理
1.使用CST-307系列扭矩仪直接显示扭矩值;
2.
直接将扭矩频率信号送给计算机或PLD进行处理;
3.
转换为4—20mA1—5V模拟信号.
五、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使用注意:
1.接线必须正确;
2.±15V
的范围:不得低于±14.5V不得高于± 15.5V ;
3.
信号线输出不得对地,对电源短路,输出电流不大于10mA;
4.
屏蔽电缆线的屏蔽层必须与±15V电源的公共端(电源地)连接。
5.
使用中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本公司,保修期之内不得自行拆卸。
6.
在通电状态时,不可以将旋转柱从外壳中退出! 电路极易损坏!

关键词:联轴器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CST-307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高速小量程扭矩传感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