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2吨数显吊钩秤,2吨电子吊秤,2吨直视吊称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香川衡器 代理 浙江蓝箭电子吊秤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4/10/31 8:50:50
  • 访问次数1574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方式:梁文正 查看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浙江蓝箭称重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蓝箭称重技术有限公司是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投资控股的科技型企业,有二十多年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和电子衡器开发生产历史。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力量雄厚的科研开发队伍,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储运、电力等行业,并外销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地。


公司奉行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宗旨,一切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积极打造“蓝箭”品牌,努力创造中国传感器衡器行业的产品。
公司衷心感谢广大用户多年来的支持和厚爱,我们将继续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高品质产品和优良的服务,努力为称重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电子吊钩秤】,【电子地磅秤】,【汽车衡】,【电子台秤】,【电子秤】,【电子吊秤】,【地磅】,【电子天平】,【桌面秤】,【吊钩秤】
2吨数显吊钩秤,2吨电子吊秤,2吨直视吊称
OCS-XC-B系列直视式电子吊秤以可靠先进的硬件电路和科学的
软件相结合。采用AT-89系列单片微处理器、高速度精度A/D转换技
术,经专家特殊设计摇晃补偿电路,快速稳定。有*的抗干扰能
力,可广泛应用于商业、工矿企业及仓储码头等多种计量场合。
2吨数显吊钩秤,2吨电子吊秤,2吨直视吊称 产品信息

直视吊秤  2吨吊秤 电子吊秤  吊钩秤  电子秤

本产品主要应用于物流、仓储、工厂进出货、交易市场等领域中的使用工况良好的场合。对于恶劣使用工况,请选OCS无线钢结构吊秤或OCS直视式吊秤。与竞争产品相比,此产品安全可靠,精度稳定,方便耐用。

一、直视吊秤产品说明:
1、OCS直视吊秤主要由高强度吊钩、卸扣、全钢外壳、前盖、后盖、传感器和保护板等部分组成。
2、内置电池,直接在后盖进行充电。
3、吊钩、卸扣均进行表面镀镍处理,全钢外壳采用特殊防腐工艺处理,整秤外形美观,安全耐用。
4、旋转吊钩设计,保证正面读数。传感器两侧设有保护板,安全可靠。
二、电子吊秤主要性能:
1、5位25毫米字高LED高清晰显示,尤其适合室内光线不足或夜晚作业的条件下使用
2、一次充电可正常使用150小时左右
3、镀镍钩环,防锈光洁
5、钢结构壳体,特殊防腐工艺
6、高强度钩环,安全可靠
7、旋转吊钩,始终正面显示
8、秤体紧凑,轻便灵巧
9、防雨防尘结构,室内外使用
10、秤体键盘和遥控(选件)操作,灵活方便

11、超级节能,使用单节充电电池

直视吊秤  2吨吊秤 电子吊秤  吊钩秤  电子秤

三、吊钩秤   概述

OCS-XC-B系列直视式电子吊秤以可靠先进的硬件电路和科学的
软件相结合。采用AT-89系列单片微处理器、高速度精度A/D转换技
术,经专家特殊设计摇晃补偿电路,快速稳定。有*的抗干扰能
力,可广泛应用于商业、工矿企业及仓储码头等多种计量场合。
 
四、 2吨吊秤 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
 
准确度等级               国家标准Ⅲ级(GB11883-89)
置零范围                
读数稳定时间             ≤10秒
zui大安全载荷             150%zui大称量
显示屏(A型)           超高亮30mm字高5位红色LED显示
      (B型)           40mm字高5位带背光LCD显示
旋转                     360度旋转式安全吊钩设计,使用方便
环境温度                 0℃——+40℃
环境湿度                 30%——90%RH
自动关机                吊秤显示零点静置30分钟或电量严重不足时将自动关机
内部充电保护电路         延长电池寿命
外壳铝合金制造           防锈、抗静电、重量轻
按键防碰撞设计           延长按键寿命
 
直视吊秤  2吨吊秤 电子吊秤  吊钩秤  电子秤
 
:孟双  :

:http://www.scales-tzh.com/
展台:https://www.gkzhan.com/st58444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2吨数显吊钩秤,2吨电子吊秤,2吨直视吊称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