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混批国产磷青铜带,浙江产C5191磷铜带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东莞市凯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东莞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22/4/10 8:03:43
  • 访问次数549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东莞市凯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不锈钢丝绳及不锈钢索具的专业供应商,多年来经过“凯迪”人的不断追求,不断创新,以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生产技术,*的生产设备,良好的售后服务,赢得广大客户的青睐。不锈钢丝绳、冲压五金件、索具系列产品远销日本、欧美、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与世界各不锈钢丝绳、不锈钢索具经销用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我们的所有不锈钢丝绳生产活动,从原材料冶炼、拉丝、热处理、捻绳到理化性能测试等,均按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严格而科学的控制,广泛用于铁道电气化、装潢业、索具业、渔具业、汽摩车业等行业部门。不锈钢索具通过了ISO9001∶2000认证、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检测站检测,成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会员单位。 

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和销售售后服务人员,形成一支高素质年轻化极富团队创新精神的队伍 。

公司始终以“以人为本,科技*,诚信经营,创”为宗旨,一如既往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继续致力于质量改进和技术革新,与海内外客户携手合作,完善服务,共同发展,共创佳绩,竭诚为广大用户服务,“凯迪”是您值得信赖的朋友!

不锈钢丝绳,不锈钢卷带,不锈钢棒
混批国产磷青铜带,浙江产C5191磷铜带
混批国产磷青铜带,浙江产C5191磷铜带 产品信息



混批国产磷青铜带,浙江产C5191磷铜带


磷、锡青铜是历*应用zui早的一种合金,原指铜锡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故称青铜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大部分青铜内还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铅、锌、磷等。由于锡是一种稀缺元素,所以工业上还使用许多不含锡的无锡青铜,它们不仅价格便宜,还具有所需要 的特种性能。青铜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较好的耐蚀性、减摩性和好的铸造性能;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小,焊接性能好,无铁磁性,收缩系数小。锡青铜在大气、海水、淡水和蒸汽中的抗蚀性都比黄铜高。铝青铜有比锡青铜高的机械性能和耐磨、耐蚀、耐寒、耐热、无铁磁性,有良好的流动性,无偏析倾向,可得到致密的铸件。在铝青铜中加入铁、镍和锰等元素,可进一步改善合金的各种性能。产品规格全,*,包装完好,铜质纯净,直线度好,库存量大,可提供材质证明和SGS报告。 
 
铜材质有C5191、C5210、C7521、C2680、C1100、C1720等,,厚度0.05mm~—3.00mm. 
主要销售产品有:各种规格磷铜、黄铜、紫铜、白铜等普通、高精、环保的铜带、铜板、铜排 
磷靑铜类:有良好的耐磨、耐蚀、耐压性、具有强度高、致密性好的特点,是各类中高速、重载荷机械之*配件 
磷青铜:含2%~8%锡、0.1%~0.4%磷, 
余为铜的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和抗磁性,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耐蚀性、焊接性和切削加工性,被广泛运用于抗磨垫圈、轴承、轴套、弹簧片、涡轮及其它航空机械、电器零件,主要用作耐磨零件和弹性元件。 
 
品牌:日本三菱、日本三宝 
磷铜带 
材质:材质:C5111、C5101、C5191、C5210、C1100、C1020、美国复银铜带、铍青铜带、锡青铜带、双金属带等。 
规格:厚度:0.01-2.0mm,宽度:305-600mm. 
硬度:O、1/2H、3/4H、H、EH、SH等。 
用途:磷、锡青铜有更高的耐蚀性,耐磨损,冲击时不发生火花。用于中速、重载荷轴承,工作zui高温度250℃。具有自动调心,对偏斜不敏感,轴承受力均匀承载力高,可同时受径向载荷,自润滑无需维护等特性。锡磷青铜是一种合金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不易发热、确保安全同时具备很强的抗疲劳性。锡磷青铜的插孔簧片硬连线电气结构,无铆钉连接或无摩擦触点,可保证接触良好,弹力好,拨插平稳。该合金具有优良机械加工性能及成屑性能,可迅速缩短零件加工时间等。 

标准CuSn4,CuSn5,CuSn6,CuSn8


:王

: 
 

:http://www.tongkaidi.com
阿里巴巴旺铺:http://.1688.com/
地址:东莞市长安镇霄边振安路133-140号
客服

在找 混批国产磷青铜带,浙江产C5191磷铜带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