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三功能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東莞市慶聲試驗設備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
  • 更新时间2017/6/9 0:56:02
  • 访问次数354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可以仿真由阳光、雨水和露水造成的危害,QU-UV利用荧光紫外(UV)灯模拟阳光照射的效果,利用冷凝气模拟雨水和露水,被测试材料放至一定温度下的光照和潮气交替的循环程序中 进行测试。QU-UV用数天或数周的时间即可重现户外数月至数年出的危害。危害类型包含:褪色、失光、粉光、开裂、浑浊、气泡、脆变、强度、衰退和氧化。QU-UV试验数据可以帮助您选择新材料,以及评估配方的变化如何影响新产品的耐久性。在材料置于户外时的变化趋势上,QU-UV可以给出的相关预测结果。
三功能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 产品信息

三功能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http://www.ksun0769.com/

◆用途 Application

可以仿真由阳光、雨水和露水造成的危害,QU-UV利用荧光紫外(UV)灯模拟阳光照射的效果,利用冷凝气模拟雨水和露水,被测试材料放至一定温度下的光照和潮气交替的循环程序中 进行测试。QU-UV用数天或数周的时间即可重现户外数月至数年出的危害。危害类型包含:褪色、失光、粉光、开裂、浑浊、气泡、脆变、强度、衰退和氧化。QU-UV试验数据可以帮助您选择新材料,以及评估配方的变化如何影响新产品的耐久性。在材料置于户外时的变化趋势上,QU-UV可以给出的相关预测结果。


 

三功能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执行与满足标准

Standards implemented and met

★ASTM G154-00a加速老化试验

★GB/T16422.3-1997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ISO-4892,ASTM-D4587,D4799,SAE-J2020

实验方法

试验样品固定装置于试验架上,面对荧光灯当试样未将样品架填满时,则需用黑板将样品架填满,保持试验箱内壁封闭。试验温度。光照时可采用50、60、70℃三种温度,优先*采用60℃;冷凝段温度为50℃,温度的容差均匀度为±3℃。光照各冷凝的周期可选择4H光照、4H冷凝或8H光照、4H冷凝两种循环。在*次光照400~500H后,每排灯管需更换一支荧光灯。其它灯管按照灯循环和替换方式来补偿灯管老化造成的损失。这样的运行模式确保每支灯管的使用寿命在1600~1800H 。在更换灯管时,应擦干盛水盘并进行清洁,避免形成水垢。

光源:

光源采用8支额定功率为40W的进口紫外线荧光灯作发光源。紫外线荧光灯管,分布在机器的两侧,每侧各4支。有UVA-340和UVB-313光源供用户选择配置。

标准样品夹:

·机配有若干75×150mm或75×300mm标准样品夹,样品的zui大厚度可达20mm,非标准尺寸用户在定货时需说明。

·准样品夹14排/面,背面其中一排放置黑板温度计前。

·机器开门方便

型号Model

QU-UV1

QU-UV2

QU-UV3

UV照射Exposure

   

冷凝Condensation

   

可调光线Adjustable irradiance

   

光照测量Measures irradiance

   

喷淋Water Spray

   

标准样品架Standard sample clamps

W7.5×H15或W7.5×H30cm,非标可按要求订做

灯管选择UV lamp choice

UVA340,UVB313

灯管数量LampQ′ty

进口紫外线灯管8支,备品4支ultraviolet lamp 8pcs,spares 4 pcs

记录器Recorder

选配(Optional)

辐射计CR-10 Calibration Radiometer

选配(Optional)

UV温度Temp

50℃~75℃

冷凝温度Condensation Temp

40℃~60℃

测试容量Test Capacity

48pcs

水源及耗量Water

纯凈水/蒸馏水每日8公升18升/日

体积Dimension(W×H×D)cm

137×135×53cm

重量Weight

136kg

电源Power

1φ3W AC220V±10% 50/60Hz, 2.2KW(max)


 

在找 三功能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