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旋涡高压气泵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与鑫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8/5/22 5:57:59
  • 访问次数1762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与鑫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環型高压风机﹑透浦式﹑透浦式多段式﹑多翼式風機。本司自从95年开始与德国技术开发德系减速机,经多年考验产品成熟性能稳定,公司建立從銷售、技術到售後服務的完善 的人員體系,公司擁有過硬的技術力量。經過時間的考驗品質的穩定性。在國內已經是。公司分別為在上海﹑北京﹑東莞﹑江蘇昆山為總部。為客戶提高快捷的交貨及服務。本司廠家直銷供貨價格優惠!歡迎代理商前來洽談。 全风风机,全风环形风机,全风环形鼓风机,全风工业风机,全风高压风机,全风透浦式风机,全风透浦式鼓风机,透浦多段式风机,全风直叶式风机,全风多段式风机。

漩涡高压风机,高压漩涡鼓风机,旋涡鼓风机,防爆漩涡气泵,工业吸尘器
旋涡高压气泵超低噪音:低噪音直接传动,出口及入口皆有内藏式消音装置器,能大大降低运转时的噪音;根据客户需求,可升级为低噪音运行,满足客户的*要求。
旋涡高压气泵 产品信息

旋涡高压气泵

旋涡高压气泵性能稳定,压力大,真空度强,密封度好,不漏气,无油气、安全可靠、铝合金铸造;输出的空气干净的,精度高;体积小,无污染。

性能:
真空风机机械精密度高,回转部分之零件均经过极精密之平衡设计,测试、校正,所以震动率很低,采用散热良好好之多翼式铝合金散热壳,能够快速散热以加强马达运转效率。真空风机本体与马达外壳分开铸造。叶轮与轴部间,采用密封防尘设计,可防止尘土设计进入,加长使用年限。


构造:   
1、马达:TEFCIP54F绝缘马达。(依据欧洲CE规格)
2、轴承:高压气泵的叶轮与轴部间,采用密封防尘设计,可防止尘土进入,加长使用年限   
3、叶轮:经特殊改良设计之叶轮,叶轮与机身之缝隙范围减少,在运转时可防止粉尘阻塞,与其它同类产品之多角及缝隙围面大,易造成阻塞而导致高压气泵故障的缺点的不同。

主要特点:   
1、高效率、低能耗(风机在高压力范围有较保守的设计,在使用情形下产生变化时,仍能安全运转);  
2、安装容易(能任意安装于水平或垂直方向);   
3、可靠性高(风机除叶轮外,无其它动件,几乎免维修);  
4、低震动 (风机的机械精密度高,回转部件均经过极精密之平衡设计、测试、校正、震动率很低);   
5、低噪音 (使用低噪音马达直接传动,皆有内藏式消音装置器,降低运转噪音);   
6、结构坚固 (风面本用铝合金和铣合金制造有别于一般铝壳或铁壳之高压气泵,更坚固耐用);
7、适用范围(风机规格多,分高压力和大风量系列,可灵活选用);  


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1、机壳内及其它壳体内部要进行检查,防止有工具或杂物的遗留;

2、与风管采用软管(柔性材料且不燃烧)连接,长度不宜小于200mm、管径与风机进出口尺寸相同。为保证软管在系统运转过程中不出现扭曲变形,应安装的松紧适度。对于装在风机吸入端的帆布软管,可安装稍紧些,防止风机运转时被吸入,减少帆布软管的截面尺寸;

3、保证主轴的水平位置,并测量主轴于电机轴的同心度及联轴器两端面的不平行度。 两轴不平行度匀差为0.05mm,两轴器两端面不平行度匀差为0.05mm;

4、风机的钢支架必须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风机其钢支架与基础之间必须增加橡胶减振垫。全部风机及电动机组件都安装在整块的钢支架上,钢地架安装在基础顶部的减振垫上,减振垫用多孔型橡胶板;

5、出口的管径只能变大、不能变小,zui后出风口要安装防虫网,偏向上出风时须增加风雨帽;

6、安装后,试拨转传动组,检查是否有过紧,或与固定部分碰撞现象。发现不妥之处必须调整好。

使用要点:

风机运转时,马达所消耗的电流会随压力及真空度的提高而增加,如电流过大会导致跳闸,为防止跳闸或省电,请尽可能加大出风口之截面积,或在吸气或排气侧装置风压风量调节阀。
A.送风用-入口应加装过滤器
1.,出气孔之总截面积应大于风机出口截面积之二分之一。
2.如用于水中送气,其水深压力应在型录上所标示zui大静压值之70%以下。
3.于加压送气时,出口温度因空气摩擦的关系大于常温10℃属正常,故应使用铁管1M以上。
B.吸风用-出口处可加装消声器
吸入孔的总截面积应大于鼓风机入口截面积的二分之一。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旋涡高压气泵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