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安徽润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KEEP
  • 所  在  地滁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4/9/13 18:50:40
  • 访问次数1990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方式:销售部 查看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安徽润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位于长江之滨的皖东明珠-天长市铜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接六朝古都南京市,东邻古城扬州,西临205高速。

    公司拥有先进水平的高产能生产线,具有开发和生产特种电缆的丰富经验,主要产品有橡套电缆、硅橡胶电缆、船用电缆、电机引接线、电子计算机电缆、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耐高温电缆、扁平电缆、补偿导线等几十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煤矿、电子、建筑、建材、冶金及造纸等行业。

   公司通过国家强制性CCC认证,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产品售后服务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和广阔的市场,公司本着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同心同德、共创未来。安徽润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愿与各界同仁携手并进共创辉煌,我公司加倍努力为您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FFP-防腐电缆,NH-耐寒电缆,FG-耐高温电缆,WDZ-环保电缆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电流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105℃125℃135℃,本产品烟浓度(透光率)试验可满足GB/T17651.2-1998。本产品的无卤性能测试满足GB/T17650.2-1998,阻燃性能符合GB/T18380.3-2008成束燃烧试验A、B、C类的要求。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 产品信息

KEE低烟无卤阻燃电缆适用范围:
KEE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适用于阻燃要求高和人员集中的密闭场所。
KEE
使用特性:
1、额定电压450/750V。
2、电流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105125135
3、本产品烟浓度(透光率)试验可满足GB/T17651.2-1998。
4、本产品的无卤性能测试满足GB/T17650.2-1998。
5、阻燃性能符合GB/T18380.3-2008成束燃烧试验A、B、C类的要求。
6、烟气毒性符合GA132准安全级的要求。
7、电线的zui小弯曲半径为6D。

KEE无卤低烟阻燃电缆使用特性
1.电缆额定电压UO/U:450/750V,交流聚烯烃UO/U为0.6/1KV
2.电缆长期工作温度为:-20-90,-40-105
3.推荐弯曲半径:无
铠装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  
WDZ-KEE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及护套
控制电缆  
WDZ-KEER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及护套控制
软电缆  
WDZ-KEEP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铜丝编织屏蔽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WDZ-KEERP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铜丝编织屏蔽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软电缆  
WDZ-KEEP2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铜带绕包屏蔽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WDZ-KEEP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铝塑复合带绕包屏蔽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WDZ-KEEP1P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铝塑复合带绕包及镀锡铜丝编织复合屏蔽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WDZ-KEE2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钢带铠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ZR-KEER2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钢带铠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软电缆  
WDZ-KEEP2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铜丝编织屏蔽钢带铠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WDZ-KEERP2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铜丝编织屏蔽钢带铠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软电缆  
WDZ-KEEP2-2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铜带绕包屏蔽钢带铠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WDZ-KEEP2-2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铜带绕包屏蔽钢带铠装内衬铜丝接地线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WDZ-KEEP3-2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铝塑复合带绕包屏蔽钢带铠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WDZ-KEEP1P3-23  
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铝塑复合带绕包及镀锡铜丝编织复合屏蔽钢带铠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