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 $item.Title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温度传感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中瑞能仪表技术有限公司销售中心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
  • 更新时间2015/12/23 18:41:09
  • 访问次数26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价格:面议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温度传感器 产品信息

ZRN-WRB系列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由测温探头,温度转换模块,保护外壳三部分组成。测温探头采用高阻型PT1000铂电阻,通过内部转换模块的稳压滤波,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V/I转换,恒流及电源反接保护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电信号输出,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的测温过程控制配合仪表或PLC组成计算机集散测控系统。

型 号
技 术 参 数
ZRN-WRB
1.铂电阻:Pt1000
2.测温范围:(-50~400)℃
3.常用精度:0.5%, 0.2%, 0.1%
4.输出:4~20mA, 0~5V等
5.常压,对于存在压力的工况,请注明

型号
实物图
结构示意图
螺纹及法兰规格
A
无连接
 
B
螺纹连接,无冷端
常用螺纹规格:M
16=M16×1.5
20=M20×1.5
22=M22×1.5
27=M27×2
标准产品:
C=L+150
1.螺钉顶紧
2.卡套锁紧
C
螺纹连接,有冷端
D
卡套螺纹连接
E
活动法兰连接
法兰直径(mm)
¢70
适用于常压
F
固定法兰连接
法兰直径(mm)
¢95,¢105
¢115 三种规格
适用于常压

 型
ZRN-WRB
 
铂热电阻型号
 
T
1=-50~100 2=-50~200 3=-50~250
温度范围(℃)
 
P
5=0.5% 2=0.2% 1=0.1%
传感器精度
 
O
A=4~20mA B=0~5V
输出信号
 
C
100=100 150=150 350=350
550=550 600=600 
保护管总长度(mm)
D
4=4 8=8 12=12 16=16
保护管直径(mm)
S
1=SUS321 4=SUS304 6=SUS316  
螺纹部分材质
 
N□□
A=无连接
B=螺纹连接,无冷端
C=螺纹连接,有冷端
D=卡套螺纹连接
E=活动法兰连接
F=固定法兰连接
详见螺纹与法兰规格表
过程连接类型
 
G
1=防喷式
2=防水式
接线盒类型
 
Z
0=无,可不填
2=铠装式
3=防腐处理
特殊要求
备注对于用户的参数要求,直接以数字或文字标注出来即可。
选型举例ZRN-WRB -T2- P5- OA- C350/D8/S4 -NCM16 - G2
说明: 测温范围-50~200℃,精度0.5%,保护管直径8mm, 输出4-20mA, 保护管总长350mm,
螺纹规格 M16×1.5 接线盒为防水式


 
特点
输出4-20mA、1-5V抗*力强;
节省补偿导线及安装温度变送器费用;
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冷端温度自动补偿,非线性校正电路 ;
 
工作原理
 
热电偶(阻)在工作状态下所测得的热电势(电阻)的变化,
经过温度变送器的电桥产生不平衡信号,经放大后转换成为4-20
mA电信号给工作仪表,工作仪表便显示所对应的温度值。
隔爆热电偶(阻)利用间隙隔爆原理,当腔内发生爆炸时,
能通过接合面间隙熄火和冷却,使爆炸后的火焰和温度传不到腔
外,从而进行测温。热电偶(阻)产生的热电势(电阻值)经过
温度变送器的电桥产生不平衡信号,经放大后转换成为4-20mA的
直流电信号给工人仪表,工作仪表显示出所对应的温度值。
 

WB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一种接触式测量温度的现场用仪表,通常与其相应的二次仪表或计算机采集测量系统配套使用,可准确测量生产工作过程中各种介质或物体的温度(使用范围 -200℃~1600℃)。
WB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在装配式温度传感器的防水或隔爆接线盒内装入放大变送模块,与传感器连接形成一体化,输出标准4~20mA DC(两线制)。JWB防爆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同时满足隔爆d II BT4和本安iaII CT5的防爆性能(本安必须配安全栅)。
本系列产品参照国家颁布的相关GB标准和JJG规程的相关内容,同时参照并符合IEC相关文件标准,并参考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点进行优化设计,使整个产品更加可靠、精确,非常适合各种环境现场的温度测量。

在找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温度传感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