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治理超限检测仪一心为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浙江江山润鑫智能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STW-18
  • 所  在  地衢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6/3/12 16:46:03
  • 访问次数616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浙江润鑫STW-18型号便携式汽车轴重仪的功能设计任务是由德国设计团队完成,虽然国内一些其它型号争先模仿其外观,但是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是远远不能比及的。
    德国SICK传感器在整套设备中的巧妙运用是设计的点睛之笔,不但为整套设备增添了更加精准的可靠性;也为稳定性的提升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称重板采用进德国进口CORUS航空铝材,数据线接口使用的进口航空插件等细节也在不断地展示着浙江润鑫在制造工艺精致程度方面的提升。
    多种采集信息同时显示的仪表体现布局比较合理,STW-18十分重视设备的稳定可靠性,在重复性误差方面也做的相当成功。STW-18型号是进口品牌在国内竞争对手。设备*的补偿重心转移系统的概念十分超前,持续稳定的精度也成为各大汽车制造企业追求的*指标。
润鑫STW-18便携式汽车轴重仪作为汽车轮轴检测行业的*老牌型号,凭借不断提升和创新成为这个行业市场的主战核心。

    **使用便携式超限超载检测仪也是深受交通*部门的青睐,在国内一些重大的治超行动中有着不俗的表现。

汽车称重仪, 汽车轴重仪, 汽车轮重仪 ,超限检测仪 汽车轴荷仪 汽车轮荷仪,飞机称重仪,防闯入预警系统,飞机轮重仪
浙江润鑫STW-18超限汽车检测仪又称:便携式汽车称重仪,无线汽车称重仪,称重仪,超限检测地磅。
治理超限检测仪一心为您 产品信息

治理超限检测仪一心为您浙江润鑫STW-18超限汽车检测仪又称:便携式汽车称重仪,无线汽车称重仪,称重仪,超限检测地磅。

  浙江润鑫汽车称重仪又称:超限超载检测仪,超载检测仪,超限检测仪,治理超限检测仪。
 
  便携式超限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将内置高精度传感器两块便携式称重台板放置在车辆经过的路面,当汽车以一定的速度经过称重台面,由称重台面精确测量出汽车每个轮轴的重量,然后通过仪表转换数据累加得出汽车总重,减去车辆的额定轴载荷和 额定总重,得出该车的轴超限值和总超限值以及超限率。
    1、便携式超限检测仪采用全数字传感器。
    2、采用全彩触摸式大屏显示,完适合在夜间操作。
    3、采用微电脑控制仪表,使得产品实用性更强,操作更简单明了,大大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具备八部委、和*联合*模式功能。
    5、推出仪表与管理软件的结合可以实现录像,轴型自动识别等功能,可实时电脑控制仪表操作。
    适用于公路*部门超限检测车超限检查、超限检测车进行车载质量检查等。可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轴载质量、车货总质量的动、静态测量。

治理超限检测仪一心为您

主要技术参数:
1、名称型号:STW-18便携式超限检测仪
2、静态精度:静态称重(III);±0.1~0.3%FS   蠕变:0.3%.F.S,迟滞:0.5%.F.S
3、动态精度:OIML建议级 1%-3%F.s   非线性:0.5%.F.S,重复性:0.3%.F.S
4、分度值:5、10、20kg等可调节
5、zui大称重量:60000kg(单轴)
6、zui小秤量:20e(e为检定分度值)
7、zui大安全载荷:安全超载能力:120%F.S   zui大超载能力:150% F.s 
8、使用环境:-50~80℃
9、电源:DC12V 、 AC220V、 车载供电三种供电方式
10、引板: 一体式橡胶引板
11、检测车速:≤5-10km/h 匀速
12、打印内容:车牌、车货总质量、轴型、超限率、超限值、时间、检测人员、检测线路等(具体打印内容依据客户的要求而定)。
13、软 件:具有三种称重方式(*、、八部委)自由切换。
14、数据输出:RS232、USB两种数据接口
15、传感器结构:采用整体式数字传感器,温度补偿,可以在秤台温度变化较大时对温度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同时传感器采用双信号电路设计,在一个电路出现故障的同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另外一个电路,提高现场设备的实用性,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16、轴型表模式:采用电子显示模式。
17、视频:支持即时视频联接、支持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支持后台软件扩展(此功能为选配)
18、打印机: 采用针式节能高速打印机,可*保存打印内容。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治理超限检测仪一心为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